陶业: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赵紫阳

陶业

标签:

【大纪元1月25日讯】人道主义是人类共同建立起来的伦理价值。虽然它源于古老的希腊,但历久而弥新,今天,人道主义已发展为贯穿于思想、政治、社会生活领域以人为最终目的的价值理想和哲学观念,并成为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世界共同体联系各国各民族人民的重要道义纽带。

人道主义又是一种价值尺度,用以衡量一个制度、一个政党、一部宪法究竟在何种程度以人为最终目的和在何种程度对人给予关怀。因而,对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尊重与否成为审视和鉴别真假人道主义的试金石。

人道主义原则被用来处理政府与个体,政府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用于解决个体与群体利益冲突。人道主义不仅是个人行为,人道主义首先是制度行为。一个好政府,人们称之为人道主义政府;一个坏政府,人们称之为非人道主义政府,似乎难以找到比人道主义更贴切的词汇来形容一个政府的好坏了。哈耶克说: “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没有理由强制性地要求公民为未来的某一时刻付出代价或者为群体做出牺牲” 。否则,这个政府就是非人道的。

拒绝将坦克开上街头,拒绝向民众开枪,拒绝为着“稳定”的借口,要求人民付出流血的代价,十五年前的历史定格在那一时刻,记录了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赵紫阳先生的政治胆略、道德勇气和爱民胸襟。在个人宦海沈浮的命运与人民的个体自由、价值和尊严之间,他果决地选择了后者。作为一个伟大人道主义者,他为自己的人民鞠躬尽瘁。

赵紫阳先生并不是在他走进广场,对学生们说一句“我来晚了”,才最后确定他的人道主义人格的。那只是他人道主义人格的最后展现而已。早在与胡耀邦共同开创改革事业之初,赵紫阳就开始了从马列主义者向人道主义者的角色转换,并且在中国启动政治改革的思考中完成了这一转换。

胡耀邦和赵紫阳共同开创的改革事业,是一个渗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事业。其一开始便是从改变旧有价值体系出发,立足于中国人民的福祉,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民主、法制、人道的现代文明社会而作的努力。胡耀邦在改革的启动上为冲破思想牢笼所作得努力功不可抹,但就改革的实践和具体贡献而言,赵紫阳远远超过了胡耀邦。中国的农村改革,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商品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无不渗透着赵紫阳、万里、田纪云等改革家们的心血。

赵紫阳和万里于八十年代开创了一个“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的时代,对中国农民而言,那是改变农业生态告别饥荒的时代。赵紫阳为改变中国工人的弱势地位,强调恢复工会保护工人利益的职责,并提出归还工人罢工的权利。赵紫阳与胡耀邦一起遏制“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漫延,打破思想牢笼,放松舆论管制,让知识分子说话。这些都体现着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弱势群体尊严的尊重,对思想言论自由的尊重。实践表明赵紫阳始终站在改革的思想前沿引领着改革前进。

更重要的是赵紫阳和他的智囊团早就开始了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思考。由他们开始的还政于民启动政治改革的探索,虽然被邓小平扼杀在摇篮里,但是这种思考已超出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的范畴。关于党政分开,党企分家的思考,关于社会协商机制的思考,关于在民主法制的轨道上解决政治危机的思考,关于人民参与改革参与决策的思考,关于新闻自由的思考,关于制止权力腐败的思考,乃至关于在中国建立多党机制的可能,等等,归根结底都是基于人道主义考量所作出的反思,是关于制度性转型的思考,是为实现政治民主化所作的努力。

胡锦涛、温家宝的亲民秀,是不是人道主义主义呢?我在《专制者的亲民秀与人道主义不相干》(议报118期)中说得很清楚:“独裁者可能很亲民,亲民者可以依旧是独裁。二者可以兼得,不相妨碍。”,“民主社会的政治人物不需要搞什么亲民秀,因为民主制度本身是人道的、亲民的;只有专制制度的政治人物才爱搞亲民秀。亲民可以粉饰太平,亲民可以掩饰其他。掩饰什么?当然是掩饰专制的弊端。”因此,胡锦涛、温家宝的亲民秀与人道主义毫不相干。

胡锦涛、温家宝的亲民秀,又是人道秀。所谓秀就是演戏就是伪装,用来遮掩他们对政治暴力的日益迷恋。他们左手用来镇压,右手用来“亲民”;左脸扮演魔鬼,右脸扮演天使,玩得是人道主义两面派。他们是虚假的人道主义者。

胡锦涛、温家宝面对三农问题束手无策,以牺牲农民,歧视农民的非人道政策换取城市繁荣。

胡锦涛、温家宝对下岗工人的怨声载道熟视无睹,对权贵掠夺公共财产视而不见,对工人在企业内部地位的下降置若罔闻。

胡锦涛、温家宝加紧在公共领域对思想言论、社会舆论和新闻自由的控制。因言废职,因言入狱者倍增。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相继剽窃和篡改胡耀邦和赵紫阳开创的改革事业,乔装改革的舵手和设计师,封杀人对自由,对个体价值和尊严的要求,把人当作纯粹的经济奴隶,把改革纳入他们反人道的畸形轨道。

在中共党内,人道的的水准与党内交椅的高低成逆向走势。但凡有点人道味的,都遭到革职的恶运。我们为胡耀邦和赵紫阳先生的政治命运深感惋惜。如果历史给他们机会,他们是完全有可能完成从马列主义者向人道主义者的角色转换,再完成从人道主义者向民主主义者的角色转换的。遗憾的是胡耀邦未能完成从马列主义者向人道主义者的角色转换,而赵紫阳未能完成从人道主义者向民主主义者的角色转换。这是历史的无情局限。

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赵紫阳先生永垂不朽!

--原载《议报》第182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港媒:赵紫阳后事处理显中国官场悲哀
大纽约地区各界公祭赵紫阳先生委员会紧急呼吁书
《雅虎中国》﹕“赵紫阳”真的不存在﹗
【专访】赵紫阳去世 李国涛戴学武失踪一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