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谦:胡温在赵紫阳问题上一错再错

人气 44
标签:

【大纪元1月27日讯】(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蔡红、雅梅采访报导) 前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赵紫阳已病逝一周多,但中共当局与赵紫阳家属针对丧礼的安排却陷入僵局。与此同时,有关如何纪念赵紫阳的政治纷争则正在加剧。海内外各界对此十分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高文谦先生。

连接收听

高文谦先生是前中共最重要的官方史学家之一、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周恩来生平研究组组长,参与编写中共官方的《周恩来年谱》、《周恩来传》和《毛泽东传》等书。也是《晚年周恩来》一书的作者,著书中披露了大量历史文献档案和采访当事人的谈话记录,其中有不少是中共当局讳莫如深和首次面世的,在许多问题上颠覆了官方长期以来的说法。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赵紫阳先生逝世已经很多天了,但仍不见中共高层作出有关赵紫阳先生葬礼的安排,其中的关键在哪里,是否是因为中共内部同情赵紫阳的政治势力与胡锦涛等人相互之间还没达成平衡。

高文谦先生分析说:“我觉得至今迟迟没有作出集体告别仪式这个安排,关键在于官方如何对赵紫阳的评价,没有办法和赵紫阳的家人达成协议。其实大陆官方早就有个讣告,它准备的就是“有功也有过”:“功”是讲赵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贡献;“过”就是继续坚持中共对赵紫阳问题的定性,即所谓在六四中、在八九民运中犯有分裂党、支持动乱的严重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赵紫阳家人当然不能接受,家人如果接受的话,就等于是做了不孝子孙。赵紫阳生前始终坚持不认错,而且为此付出了晚年自由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官方硬要逼着赵紫阳家人接受这么一种赵紫阳本人生前不接受的诋毁或中伤,赵紫阳家人当然是不可能接受的。赵的家人不接受,这个东西就达不成协议,这是主要的一个线索。还有一个线索,就是在中共党内也有相当一批同情赵紫阳的力量,譬如说田纪云,像万里,像胡绩伟,像李锐,中共这些党内高层元老不能够接受,所以必须要摆平。在我来看,更核心的问题在于赵的家人不能接受。”

记者接着问道:据报导,中共新领导人上台后,对言论自由采取了高压政策,拘捕异议人士,最近又公开禁止悼念赵紫阳先生,如何看待其提出的“求真务实、以人为本”。

高文谦先生回答说:“这个恰恰证明所谓“求真务实”,所谓“以人为本”,所谓“以法治国”的虚伪性,这件事情上恰恰证明了他们的话骨子里面是换汤不换药,他们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因此他们作出很多事情和他们嘴上所说的完全矛盾。”

有文章指出如何评价赵紫阳先生的一生,胡锦涛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向江泽民等六四中受益的政治势力靠拢,要么就是以政治家应有的胆量和胸襟站在历史公正的一方,为赵紫阳先生作出一个公正的评价,还历史的本来。

对此,高文谦先生说:“我认为他不会有胆略或胸襟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他现在所盘算的无非就是怎么样能够尽快把这个事情混过去。我认为胡温在赵紫阳问题上实际上是一错再错。

我曾经写过文章,中共三代领导人,对赵的问题都是欠下了不可原谅的帐,从邓小平开始坚持给赵紫阳定罪,而且把赵紫阳软禁起来,然后邓死之后江泽民继续执行邓的方针。对胡锦涛来说,他所谓上台之后,本来应该以人道主义为理由,比如说赵年龄高了,身体衰弱啊,解除对他的软禁。这样可以在不动声色之中,和邓小平江泽民它们对赵紫阳的错误做法划清界限,但是胡锦涛并没有这样作。

就是在赵病故以后,他仍然可以借这么个机会来收揽人心,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解,最终的话,为六四冤案解套作一些铺垫工作。但是他仍然没有这样作,他当时又是误判形势,以为采取一种强力压制群众自发的悼念活动,而且在新闻上进行封锁,实际上只是发了几句话的新闻,关于赵去世的消息,大概不到六十个字。他以为采取这种强硬的手段就可以蒙混过关,但实际上事与愿违,没想到赵的死依然牵动国内外的人心,包括党内外,包括国际上各国政府,纷纷发表谈话,悼念赵紫阳,使得他非常被动,进退失据,陷入一种困境中。”

另据报导说,中共当局与家属的争议点在于对赵紫阳的评价。赵紫阳的子女拒绝由中国官方评价赵紫阳的生平。他们认为,由官方评价赵紫阳是对死者的污辱。虽然中共当局曾提议不给予评价而直接安葬,但亦遭家属拒绝。

(据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天下纵横》节目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高文谦:邓小平的政治局限,赵紫阳的改革悲剧
高文谦:奉劝胡温,莫学毛邓
【专访】高文谦析赵追悼会中共三方案
高文谦:“有功有过”论可以休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