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俄石油业和中日输油管之争

标签:

【大纪元1月30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许波报导) 继尤科斯的主要产油公司尤甘斯克去年底被克林姆林宫收归国有之后,俄罗斯政府又打算继续拍卖尤科斯的剩余资产。专家指出,俄罗斯石油工业国有化的趋势已经明朗,国家控制油气资源的生产和出口将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石油工业国有化*

俄罗斯文传通讯社说,俄罗斯政府继续处理尤科斯的剩余资产,将于今年春季拍卖这家私营石油巨型企业的另一家产油企业萨马拉公司。萨马拉是尤科斯的第三大产油公司,日产原油24万5千桶。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政府将石油工业重新收归国有的决心已定,尤科斯的剩余资产,包括两个产油公司和5家炼油厂都将以抵税的形式落入国家手中。

自从俄罗斯政府采取措施打击尤科斯以来,这个国家的石油工业动态一直沿着国家加强控制的方向发展。

俄罗斯经济日报驻华盛顿办事处主任西多罗夫指出,俄罗斯石油工业的新模式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国家控制”。“去年,俄罗斯石油界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俄罗斯政府成功地打击了尤科斯,迫使这家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百分之二的私人企业破产;然后克里姆林宫又通过拍卖形式,把尤科斯的主要生产公司尤甘斯克成功地收归国有。目前政府已经掌握了几乎全部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加上国家所有的全部老旧的输油管道,使政府完全控制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

*政府多一份筹码*

石油工业国有化加强了俄罗斯政府的经济地位,尤其是在全球油价飙升的今天,掌握令世界许多国家垂涎不止的石油战略资源的俄罗斯政府感受到自己地位的强大,在与美、中、日这些经济大国交往中,手里多了一张有份量的筹码。

*是福是祸?*

但是,分析人士担心,石油资源这张王牌在俄罗斯政府手中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力?石油工业国有化会不会减轻这块王牌的份量?

国际能源问题评论家爱德华﹒乔认为,国家经营模式的低效率以及政治干预经济的高风险,都会使俄罗斯石油工业急需的外国投资裹足不前,从而影响这一获利丰厚的产业的发展。

*安大线对安纳线*

爱德华﹒乔:“一种产业一旦形成国家控制,它就会不再考虑良好的企业管理,也不再受市场机制的约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西伯利亚油田通往东亚国家的输油管道方案的选择。按照尤科斯原来的方案,从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的‘安大线’,可以大大节省运输成本。后来俄罗斯政府选中的‘安纳线’可能更符合国家的战略利益,但是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日后恐怕得不偿失。”

其他专家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看法。美国传统基金会能源安全问题资深研究员阿利尔﹒科恩认为,俄罗斯舍弃中国提出的“安大线”,修建日本建议的“安纳线”是老谋深算的选择,普京巧妙地利用了中日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对俄罗斯的依赖,在这两个国家的激烈竞争中,选择了一个最有利于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方案。

科恩:“如果俄罗斯让日本介入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中日两国就都会处于一种高度的有求于人的境地,从而使俄罗斯能够在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经济效益对政治战略*

国际能源问题评论员爱德华﹒乔却认为,这正是实现了国家控制生产和出口的俄罗斯石油产业的悲剧所在,即经济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政治和战略利益。

他指出,明眼人不难看出,耗资一百五、六十亿美元的“安纳线”和五十亿美元的“安大线”相比,其负面经济效益的影响将是长期的,从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中获利的,只有铺设线路的承包商,其余各方都因运输成本巨大而成为输家。

爱德华﹒乔:“这些输家包括石油资源的所有者,也就是国家;生产石油的公司,它们的利润将大打折扣;对石油生产利润征税的政府,俄罗斯政府将因税收减少而蒙受损失;再就是石油出口的客户,中国和日本,它们也必须为昂贵的运输费用而支付高额代价。”

*俄日输油管会生变?*

爱德华﹒乔对于这条输油管道的前景抱悲观态度,他说中国有能力迫使俄罗斯另外开辟更廉价的输油管道直接到中国。而日本也完全有可能在投资的最后关头退缩,因为这项方案在经济效益上完全是得不偿失。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列强争食查德油田 台宜小心投资翻盘
安南接受石油换取粮食丑闻调查委员会询问
UN报告展望05年经济形势
钻油平台需求高 星国吉宝和胜科订单不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