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华:5年500亿为台湾打造国际顶尖大学?

曾国华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0月26日讯】教育部推出的“5年500亿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甫公布评选名单,就受到各界质疑审查的公平性,也批评这项计划,虽然立意良善,但欠缺全方位规划,有浪费公帑之嫌,究竟5年500亿的重金,真的能为台湾打造出国际一流学府,成为提升台湾高等教育的万灵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负责培育人才的大学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动力。细数台湾各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虽然“比下有余、但比上却不足”。

以上海交通大学今年8月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来看,台湾最顶尖的台湾大学虽然是两岸三地大学最高学府,但世界排名在第150名到200名之间,和世界百大沾不上边,也和排名世界20、亚洲第一的日本东京大学有明显的差距,连新加坡大学及南韩首尔大学也都超越台湾。因此,为了打造国际级学府,教育部砸下史无前例500亿元的特别预算,5年内要在台湾培养出顶尖大学。总计29所国内大学申请、12所通过复审,其中,脱颖而出的台湾大学和成功大学,各获得新台币30亿元及17亿元的补助,誓言10年内跻身世界百大。而阳明大学、元智大学等10所学校,则是获得新台币3亿到10亿不等的补助,要发展亚洲一流的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教司长陈德华说:“在复审的阶段,他们(审议委员)所考量的当然是学校过去的成就,现在的基础,以及未来的潜能,以这做综合性的考量。”虽然“顶尖大学计划”的立意良好,大部分学校也乐观其成,但一推出,就有学者直指,第一年的预算高达新台币98亿元,这样大手笔砸钱根本浪费公帑,甚至质疑短期计划成效,强调国际一流大学需要的是大师,而不是大楼。暨南大学教授李家同说:“就以成大17亿,你要它怎么花,它一定要造很多大楼,不然怎么花都花不掉,学术研究不须要钱,和钱毫无关系,好的老师顶多来一个两个,也解决不了问题。”而台大教授黄光国也质疑编列特别预算的教改方式,有违法之嫌。

黄光国说:“特别预算搞教育更奇怪,我们要问的一个问题,当特别预算没有了以后,现在要怎么办,不要忘了我们预算法针对特别预算有一定的规定,打仗、重大灾难、国家有重大的事情,不得已才用这笔预算,我们现在是把特别预算当做办教育的一个方法,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此外,顶尖大学计划针对学校、而非研究计划的补助方式,也引起非议,包括质疑教育部想将学校和法人化及规模化绑在一起,及资源过分集中少数学校。交大教师会理事长唐丽英说:“譬如说台大研究生有两百个,但大学生祗有一百个,某一个领域,那它的研究生一定不够,那它的学生一定要跟清、交、成大等学校收,但如果清大或交大研究生又是比它的大学生多或是一比一,那它的研究生又要跟其他的学校收,那你钱不给其他的学校,五年五百亿的经费,如果可以吸引好的老师和学生,全到了这一两家学校,其他的高教不整个崩盘掉了?”教育部次长吕木琳则强调,教育部已经针对研究生及大学生的比例问题进行调整,不过整个计划经费有限,一定有遗珠之憾,但资源过分集中少数学校绝非教育部本意。至于规模化的争议,吕木琳则援引国外例子表示,大学的发展绝对是质量并重。

吕木琳说:“讲到OECD的国家最近大学的发展,大部分都是量扩充,然后质提高,为什么呢,因为知识经济这个时代,它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力比重不断的提高,而大学事实上就是知识主要的来源,所以各国无不尽力在量普及之外,质也不断提高。”

教育部强调,顶尖大学计划不是高教改革的万灵丹,但全球竞争遽增,顶尖大学计划刻不容缓。高教司长陈德华说:“5年500亿是国内第一次最大规模一次整个高等教育的专案计划,这个计划对未来高等教育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及领袖人才培育的部分,确实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目前我们高等教育面临整个全球化国际化的竞争,其实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等待下去。”为了确保这笔台湾教育史上最大经费的补助能够有效运用,教育部将视各大学的执行力,调整第二年的补助额度,也会从第三年开始评估年度目标达成率,来决定后续经费的提供,但目前更重要的是,入选的学校须提出有效利用方案并公开说明,说服立法院解冻这笔预算,否则再多计划,都将只是空谈。
(转载中央广播电台)◇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捐助信保基金 银行拟缩手
发展国际大学5年500亿补助名单9日公布
5年500亿 12大学分了
台湾排老三清大不服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