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当代中学生

——看电影《太行山上》有感

圣光

标签:

【大纪元10月7日讯】市团委要求中小学生必须看“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的革命影片”《太行山上》。我有幸和中学生朋友们一起观看了影片。

电影《太行山上》是刚拍摄不久的新影片,它主要讲的中共和国民党怎么样联合抗日,当然国民党只起陪衬作用,以及对中共在抗日战场上为数不多的战役之“平型关战役”的重点表现。

在这里,我不想讨论电影上的情节与历史是否相符,只是想谈一下和中学生朋友一起观看此影片时的感受。

从艺术表现上来看,整部近三个小时的影片,战场拼杀的场景占了一半还多,这些场面被现代电影特技渲染以后,表现得甚至比真实的更残忍,暴力色彩更浓,其中有许多全身中弹后挣扎而死的,有许多被炮弹打飞的,甚至尸体不全的,更有许多近身的肉搏战,被刺刀一点点捅进去痛苦而死的……真是惨不忍睹,更甚者,一个日本兵被扒光衣服,在被迫下投入火海而慢慢被烧死的场面却不惜用昂贵的3D技术实现。从中,我感到很不舒服,这样暴力的镜头,这样残酷的场面,给人的刺激太大了,而在这些场面中,看不到一点对生命的珍惜与爱护,似乎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战死杀场,更让人可悲的是,在这样的场景下,我身边的中学生朋友却看得轻松有味,有种极其过瘾的感觉,更为某些场面唏嘘欢呼,甚者摩拳擦掌,在看到一个中共民兵用一支镖枪穿糖糊芦似的穿死了两个日本兵时,却大力鼓掌很长时间,其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无视,对日军的仇恨,这是否是中共所要的效果呢?我心头只有阵阵悲凉……

可能是今年国民党访华的缘故,在影片中出现了一些国民党军队抗战的镜头,当然这些这是为了表现“国民政府的’不抗日’”罢了,但有一个镜头很令我感动,一个国民党的团长在争夺一个重要高地时牺牲了,为了拿下这块高地,身为国民党军长的郝梦龄来到前线,说是代团长指挥战斗,却身先仕卒,拿起冲锋枪就冲了出去,当时他说了两句话,意思是只有将军这样,士兵们才会勇往直前,他这种精神深深震撼了我,而他也是“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中国第一位军长”。但我发现,我身边的中学生朋友们却毫无反应,当看到郝梦龄身中数弹还拿着枪往前冲时,我旁边的一位学生说“怎么还不死”,我当时不知道再说什么了,大概他们都认为国民党和日本人一样,全死光才好吧!国民党,首先是中国人,而作为一个军长,战死在抗日战场上,怎么会说出如此话来?怎么能不被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爱国精神所震撼呢?与此相对,在损兵折将之后,朱德对着满身纱布的共军讲“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这一句话时,同学们却不惜掌声,热烈鼓掌达几分钟之久,难道军长的阵亡还不比老朱的一句话么?当时我无话可说……

还有,影片中的共产党形像完全是一群造反的社会流氓形象,说话不时带着脏字,当被指责非正规军时,又狡辩会打仗就行。而其为了保全自己有意将正面战场全部留给国民党军队,又狡辩其战术得当才不致被歼灭。共产党将如此的腌臜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而我们的中学生却觉得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共产党就是英明的。似乎制片人知道人们会这么想,而无所顾忌了吧。

现代中学生,正是出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青少年,赶上了“时代的潮流”却忘记了祖宗的传统,因为这时的文化思想与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被文化大革命彻底斩断,所以他们对中国古文化只止于诗文的表面文字,而中华文化历来讲究“文以载道”,然而这文字中的“道”却被共党冠以种种名义给批判光了。

回顾历史,我中华文化悠悠上下五千年,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代代积累承传,其中“仁义礼智信”,儒释道的精华都贯穿其中,交相辉映,珍爱生命,尊重自然,天人合一。而由西欧来的共产党却在短短几十年内将其扫荡一空,毁坏了中华民族赖以存在的根基。当代中学生在这种邪变文化中熏渍淘染,又很难接触到另外的思想,中毒最深,最为可怜。

民族的未来都寄托于他们身上,而清除他们思想中共产党的邪恶思想成了当务之急,希望大家救救他们吧。(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网海拾贝】台湾的实践证明中国完全可以实行民主政治
林泉:“六四”三十五周年祭
朱高峰:勿忘六四
【网海拾贝】如果穿越回1989年,你会参加学运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