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2005年诺贝尔奖得主

人气 29
标签:

【大纪元10月9日讯】(大纪元记者陆庭瑞典报导)进入十月,北欧美丽的秋天刚刚到来,诺贝尔奖得主揭晓的时候也近了。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的得主先后在一周内揭晓。

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及署长穆罕默德‧巴拉迪(Mohamed El Baradei)分享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澳大利亚的两位科学家,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和柏瑞‧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因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伊‧格劳博(Roy J. Glauber)、美国资深科学家约翰‧霍尔(John L. Hall)、德国慕尼克大学教授特欧多‧汉施(Theodor W. Hänsch),三人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法国科学家伊夫‧绍文(Yves Chauvin)、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博斯(Robert H. Grubbs)、美国科学家理查‧施洛克(Richard R. Schrock)各获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分之一。除了以上的四个奖项以外,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0月10日午时揭晓,文学奖的公布时日尚未确定。

今年每个诺贝尔奖项的奖金为一千万瑞典克朗(约值130万美元)。正式颁奖仪式按照惯例,将于12月10日尔摩和挪威首府奥斯陆举行。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在瑞典斯特哥尔摩,10岁开始在俄国接受一流教育,17岁到法国巴黎一家私人化学实验室工作,接触到高爆炸性液体──硝化甘油。1863年他回到瑞典,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研制出炸药,并大批生产,在世界上90个地方建立了工厂,因此他也获得巨大财富。

诺贝尔终生未婚。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死于意大利南部圣瑞莫城。在遗嘱中,他提出用大部分财产创立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平事业领域的诺贝尔奖,以表彰那些为人类幸福做出杰出贡献的人。1901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

抑制核扩散
–国际原子能总署及署长获诺贝尔和平奖

令人瞩目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名单于10月7日上午11时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公布。国际原子能总署及署长穆罕默德‧巴拉迪各获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二分之一。他们在抑制核扩散、减少核武器、确保核能的安全应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国际原子能总署标志(IAEA)

穆罕默德‧巴拉迪

http://nobelprize.org

根据诺贝尔生前立下的遗嘱,诺贝尔和平奖应授予前一年中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或组织。

与其他诺贝尔奖项不同,和平奖的评选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持,5位委员会成员由挪威议会任命。正式颁奖仪式也将于挪威首府奥斯陆举行。自1901年诺贝尔和平奖第一次颁发以来,迄今共有111位和平奖得主。

国际原子能总署建立于1957年,隶属联合国机构,总部设于奥地利首府维也纳。当世界面临核武器的威胁时,国际原子能总署控制着核武器在军事方面不被滥用,署长穆罕默德‧巴拉迪博士作为一名律师,无畏地站出来巩固了国际核能总署的新举措。当核裁军陷入僵局,武器有可能在各国甚至恐怖组织泛滥,并且核能在世界上再一次扮演着重要角色时,国际原子能总署的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穆罕默德‧巴拉迪博士自从1997年12月以来,已经连续两任共八年担任国际原子能总署署长一职。现年63岁的巴拉迪博士生在埃及开罗,分别在埃及和美国攻读过法律。当他获知他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时,表示感到“感激、自豪、希望”,感激诺贝尔委员会对国际原子能总署所做工作的承认,对抑制核扩散的重要性的承认;为原子能总署工作人员矢志不渝地遵照“核能为了和平”的宗旨而工作,感到自豪;希望全球各民族共同合作、安全利用核能。

胃溃疡不再难治
–两位澳洲科学家获诺贝尔医学奖

10月3日近午时,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委员会公布,澳大利亚的两位科学家,罗宾‧沃伦和柏瑞‧马歇尔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柏瑞‧马歇尔

罗宾‧沃伦

http://nobelprize.org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生活压力和生活方式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也基本上停留在抑制胃酸的生成。但是由于胃里仍然长期存在细菌的感染,这种治疗方法不能持续有效。如今已有确凿证据证明,大多数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旋杆菌。

在临床医疗研究中,马歇尔和沃伦证明,只有根除这种幽门螺旋杆菌,消化性溃疡病才能真正被治愈。多亏有了马歇尔和沃伦对幽门螺旋杆菌的重大发现,消化性溃疡已不再是难以根治的慢性病,只要通过短期的使用抗生素和抑制胃酸的药物疗程,溃疡病人就能完全恢复健康。

现年68岁的罗宾‧沃伦是病理学家,澳大利亚伯斯(Perth)人。他观察到胃病患者中,百分之五十的人在胃的下半部聚集着一种微小、弯曲的细菌。这一重要观察显示出胃病患者的胃部多有细菌感染。

接着,年轻的医生柏瑞‧马歇尔(生于1951年)对沃伦的发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一起研究了一百个胃溃疡患者的胃部活样切片。经过几次尝试,终于从一些切片中培植出一种尚不为人知的细菌,后取名为幽门螺旋杆菌。他们进而发现这种细菌在几乎所有的胃炎或胃溃疡患者的胃切片中都存在,并推测这种细菌可能是诱发胃炎、胃溃疡病的因素。为了证实他们的研究成果,马歇尔喝下了一份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然后又使用抗生素治好。

揭示光的奥秘
–美德三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0月4日近午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本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名单。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伊‧格劳博、美国资深科学家约翰‧霍尔、德国慕尼克大学教授西欧多‧汉施,三人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罗伊‧格劳博将获得奖金总额的一半。约翰‧霍尔和西欧多‧汉施各获奖金的四分之一。他们都是在光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罗伊‧格劳博

约翰‧霍尔

特欧多‧汉施

http://nobelprize.org

如何描述光的运动?它是一种波还是一种粒子流?如何接收、测定光的能量,传输光的信号?

罗伊‧格劳博教授奠定了量子光学理论的基础,他揭示出在光学里,量子理论同样适用。因此,对光粒子运动的描述就成为可能。现年80岁的格劳博,生于美国纽约,24岁时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

在格劳博教授的量子光学理论的基础上,霍尔和汉施又拓展了建立于镭射基础上的精密光谱学,他们可以对光频率的测量精确到15位数,并能精确地测得原子和分子的光学颜色。这些基础研究工作成果具有相当大的实际价值,例如,据此来研究自然随时闲的变化,以制造出极其精准的时钟;另外还可以据此来改进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约翰‧霍尔今年71岁,生于美国丹佛,27岁时获得匹玆堡卡内基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学院及科罗拉多大学资深科学家。

西欧多‧汉施是德国人,今年63岁,生于德国海德堡,28岁时获得海德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元,现任德国慕尼克大学物理学教授以及量子光学院院长。

“交换舞伴”的碳原子
–法美三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

紧接着,10月5日近午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又公布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法国科学家伊夫‧绍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博斯、美国科学家理查‧施洛克各获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分之一。他们在有机合成领域对复分解方法的研究有卓越贡献。

伊夫‧绍文

罗伯特‧格拉博斯

理查‧施洛克

http://nobelprize.org

什么是复分解法?它就像欧洲传统舞蹈中交换舞伴一样。如果生命最基本的元素-碳原子的组合发生了复分解作用,即碳原子组互换了位置,他们就可以形成新的分子,这样可以用来制造新的药物等。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公报中说,1971年伊夫‧绍文即能解释复分解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还能指出哪一类金属化合物可以催化这种反应。这就像有了“菜单”一样,下一步就是如何做这个“菜”了–怎样研发出复分解的催化剂。

1990年理查‧施洛克首次研发出一种复分解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两年之后,罗伯特‧格拉博斯又推出一种更先进、更有广泛适用性的催化剂。

如今,复分解方法已普遍用于化学工业,主要产品是药物和先进的塑胶材料。绍文、施洛克和格拉博斯在复分解方法领域的贡献,使有机合成更加有效、易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使化学工业向“绿色化学”迈进了一大步。复分解也成为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的范例。

俞伟‧绍文生于1930年,法国公民。现任法国杜佩特罗研究院院长。罗伯特‧格拉博斯生于1942年,美国公民。196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化学教授。理查,施洛克生于1945年,美国公民。197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现任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搞笑诺贝尔奖专为奖励另类科研而颁发
法国化学家获诺贝尔奖  不觉欣喜只怕被打扰
8岁生日礼物 造就他日诺贝尔奖
诺贝尔的秘密:为何独有和平奖由挪威颁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