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打造全球最长隧道

人气 21
标签: ,

【大纪元11月16日报导】欧陆中央的瑞士,高山林立,地质类型繁复,有建造隧道的悠久历史,该国目前正在兴建一条世界最长的隧道--歌塔德高铁隧道,全长五十七公里,预定二十年完成。。

据中央社报导,瑞士在一七零七年就完成欧洲第一条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隧道-乌诺洛克 (Urnerloch);一八七二年,首度使用炸药炸山洞开隧道;一八七三年,启用简单的钻隧道机;再过一世纪,一九七零年,建造歌塔德公路隧道(Gotthard road tunnel);目前正在建造世界最长的歌塔高速铁路隧道,长达五十七公里,连贯苏黎世和米兰。同时也在西部建造三十四点六公里长的乐胥柏格(Loetschberg)隧道,连接伯恩和拉隆 (Raron),布建通往米兰的交通网。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瑞士就盖了不少长隧道(大多数是专供火车通行用),长度各维持世界第一很长一段时间,譬如,一九零六年通车、二十公里的辛普隆(Simplon) 隧道,在赛坎 (Seikan)隧道通车前,长度冠全球的时间长达八十余年。

一百五十年来,瑞士依序建造了穿越阿尔卑斯山脉、铺设水电管线公共设施、高速公路和新的铁路隧道总共五百五十公里,而从趋势上看,高速铁路的隧道将是未来隧道的主流。仅仅二十世纪后半页,瑞士就建造了八百公里的自来水管专用隧道,和两百五十七公里的交通隧道。长隧道,尤其是贯穿高山的长隧道,工程相当复杂,它不只是两点之间的单“管”(single tube) 工程,而是连结平行隧道、安全走廊、横坑道、通风廊道、地下工具间、中继站、回转道等等互相倚赖的单元,而共同构成的系统。

建造这么一个“隧道系统”,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初期探勘到哪一程度?地质环境(不同地质的界线、断层线、含水量等)如何?环保要求和地表环境的敏感度、钻掘方法(全面钻掘机还是炸药或综合运用)、通水道、预防崩塌、法规限制以及延迟获准动工的成本、通路口、地表通风口的数量、废土置放处、建造地点的延长、总建造成本等等,一一都须列入考量。

瑞士隧道协会会长汉奇(Andreas Henke)说,长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对工程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发挥创意,仔细、务实地将所有条件“极佳化”|极佳化不是极大化,极佳化是在现有条件下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也就是设法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在不违背环保要求前提下,决定开挖点、入口处等,并以最经济有效的施工方法达成目的。

长隧道的建造,是为了促进交通与沟通,既有此需要,汉奇说,工程师就有责任不仅顾到隧道实体的“量”,也要顾到兴建与营运的“质”|终极而言,也就是为了保护“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的自然环境。

乐胥柏格隧道的挖掘工程已经完竣,刻正在装设机电系统并测试,预定二零零七年通车;歌塔德高铁隧道目前完工了一半,预定二零一五年通车。届时,时速两百五十公里的高速铁路交通,不会比搭乘飞机耗时多少,这对欧陆居民,将是一大福音。

相关新闻
法隧道事故:增加安全救灾设施减低意外伤亡
道路修建将影响进出荷兰隧道的交通
悉尼新建隧道坍塌 引起交通大混乱
林陵三:年底雪山隧道通车目标不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