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爆炸对松花江水体造成重大污染

人气 16

【大纪元11月28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采访报导) 吉林市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对松花江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事件继续在国内外引起广泛不安和关注;这一事件为中国突发性公共安全事故反应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哪些教训?

吉林市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对松花江水体的污染,给流域人民所带来的灾难尚未平复,污染水带过几天抵达俄罗斯境内后,对沿岸人民的生活可能带来的不便和威胁尚难以预测。

事件的发生固然是始料不及,事件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不可估量。中国环保国际基金会负责人何平说–

何平:水一旦污染的话就很难恢复,松花江的鱼被污染,其它一些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对周围生态的影响,后果还需要进一步评估。这就是一旦造成污染的话,代价很大,这下不知损失多少亿,整个影响生产、停水、用水,这个事情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何平总结了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造成严重污染的两大教训–

何平:一个是安全生产的问题,因为吉林化工厂爆炸不管是不是偶然事件,整个安全生产系统,就是说要安全第一!在现在追求利润,忽视安全生产是一个大的背景。当然在选厂时能离主要水道远一些,这是一个安全的考虑。以目前工厂生产情况来看,不能搬迁的话,安全生产的措施必须到位,必须特别小心。

第二个就是污染发生之后的处理的方式,像哈尔滨市停水,政府还想把事情给瞒过去,那么大的一个污染事件,造成整个省市停水,不知造成多少损失,还想把事情瞒过去,还不想公布这个事情,造成恐慌。这说明地方政府处理这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这方面反应的问题蛮大的,令人失望。

何平说,环保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的问题–

何平:现在环境问题实际也就是国际问题。水污染的话,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生产,居民的生活,所以现在污染问题不仅是国家问题,也造成国际的影响,在国际上形象也很坏。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杨大力说,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暴露了与灾情披露相关的体制问题–

杨大力: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次最重要的教训还是一个体制上的问题,第一,化工厂本身发生问题之后,当时就否认有什么大的污染的问题,好像火灭了就行了,这是第一。

另外黑龙江方面,如哈尔滨市在得知水源有污染之后,最早的时候是说要把水关掉,并没有向市民公开声明,到底是水源污染还是要检修管道。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中国地方政府的危机处理透明度的问题,更多地说明了是个体制上的问题。

这次实际上,吉林省也好,松江省也好,本地的政府一开始本来完全可以比较公开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透明度比较好,结果弄巧成拙。最后吉林省也要道歉,这个情况反应了地方政府领导人很多时候一出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会想到追求透明,跟大家说明解决问题。

据《国际先驱论坛报》报导,中国外长李肇星代表中国政府,就松花江水体污染给沿岸俄罗斯人民可能带来的伤害表示道歉。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松花江污染严重中国大陆将斥巨资整治
辽河松花江污染严重
100吨苯流入松花江  地下水也全面监测
田晓明:别放过造成松花江污染的元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