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大人物的另一面

傅国涌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2月26日讯】当沈容的回忆文章在《南方周末》、《老照片》等报刊上浮出水面时,读者对她这个名字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但人们无不被她处处渗透着人性温情的笔触所吸引,被家长里短又言在意外的叙事风格和细致入微的女性视角所惊讶。她的丈夫是前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先生是中国思想界的“三李一何”之一,晚年以一手道义文章受到世人的尊敬,而在他们家中,小辈们更喜欢的却是她的文字。诚如著名学者丁东所言,“她的笔下,不光是路线方针、金戈铁马,也有吃饭穿衣,儿女情长。”这一点正好填补了长久以来红色叙事的空白,使读者看到了喧嚣的革命、战争以及无所不在的政治运动背后的点点滴滴,看到了政治舞台上形形色色大人物的另一面,他们在生活中的举止投足,喜与怒, 美与丑。遗憾的是当《红色记忆》悄悄问世时,作者已猝然离去,来不及看到这本新书。82岁的沈容也可谓阅尽了人世的沧桑,从少年时代加入中共地下党到红岩村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从担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的翻译到西柏坡、再到刘邓大军的战地女记者,她曾经历暴力革命岁月的风云起伏,亲睹刘少奇、叶剑英、贺龙、林彪、刘伯承、邓小平、李克农等大人物的风采。她更在意的不是那些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成败荣辱,而是一些看似寻常、常常被专家学者所忽略的细节。比如重庆时期,周恩来每天看外事组的工作日记时,连标点符号错了都要改过来的。再如国共和谈之际,贺龙去北平的医院看病竟造成人群围观,因为人们要看看国民党报纸中所说的“土匪头子长得如何三头六臂”。当然,还有“总是睁着一双警惕的眼睛,不苟言笑,好像随时准备应付不测”的红色特工头子李克农,“工作时严肃认真,工作之余喜欢说说笑笑”的叶剑英。这都是平常的“红色记忆”中所缺乏的。

红岩嘴、西柏坡、钓鱼台,那是沈容一生工作过的三个地方,在回首人生浮沉、世事变幻时,她的笔更是复活了许多不平凡时代里为人遗忘的情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许多生活化而不是政治化的部分,那是大时代里的小故事,却常常有着让人回味无穷、咀嚼不尽的弦外之意。《热闹的月坛北街》、《钓鱼台杂忆》等篇章的魅力就在这里。毛泽东身边人张玉凤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在记忆的细节里不经意地透露出来,不着痕迹,一切已尽在不言中。在高度专制的畸形时代里,那些爬上高位的显贵、那些鸡犬升天的人们,他们时时处处露出的尾巴都在旁人的眼睛中。真实的历史常常是由细节构成的,而这些细节常常活在亲历者的记忆里。风流风散,《红色记忆》成了沈容在人间的绝响。@(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专栏】傅国涌:《袁氏当国》的风行
傅国涌﹕“人生自古谁无死”
傅国涌:他们为教育不公大声疾呼
傅国涌:“大学校长尊严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