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 中国非理想投资场所

标签:

【大纪元3月10日讯】

连接收听

(希望之声记者邢思明和林水云报道)据金融时报报道,人们反复称中国的贡献占全球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一,这种说法已成为当代的老生常谈。但对个别公司来说,日子到底有多好呢?据《中国经济季刊》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最新调查显示,情况并不那么美妙,事实与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

这项调查估计,2003年外国企业在华盈利为80亿美元。而同年仅美国公司在澳大利亚就赚了71亿美元,这是个仅有1900万人口的市场。它们在台湾和韩国共赚了89亿美元,这两个新兴经济体共有7000万人口。而去年美国公司在墨西哥赚了143亿美元。墨西哥是美国一个重要的直接投资目的地,而在许多人看来,与中国相比,墨西哥是个没有价值的投资场所。

这些数字突出表明,中国国内市场并不是那么有意思的。

实际上,外资企业很大一部分盈利只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这些企业享受着中国严格监管运营环境下的所谓“好运气”。过去最大的赢家是移动电信。但从2002年开始,在政府的资助下,中国国内公司进入手机业务领域,而它们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定价措施破坏了所有厂商的利润。

据德国之声报道,星期日世界报介绍了经济周刊常驻中国记者希伦最近发表的“中国密码”一书。在谈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时,该报援引“中国密码”一书中中国汽车工业的例子写道:

“中国发明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用外国资金和跨国集团的技术巩固自己的地位”。外国厂家只能在中方占多数股份的合资企业中进行生产。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同时与若干互相竞争的西方厂商合作,然后挑起这些西方厂商互斗,中国企业从中汲取技术知识,进行仿造。即使某些独资的外国投资厂家,它们的权利也难以得到保证。

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是必须在中国大量投资,而利润不能转出,必须在中国进行再投资。希伦比喻说,与西方汽车公司今天在中国汽车市场获得某种地位的可能性相比,妃子为皇帝生儿子,最后成为皇太后的可能性要大多了。“经济全球化迫使西方企业前往中国,资本主义帮助中国政府更为公正地分配世界财富,但牺牲的是西方的利益和就业岗位。”

俄罗斯Mignews新闻社星期六发表文章,题目为:“令人震惊的中国互联网监管”。文章介绍了中共对于中国人所使用的互联网监管的惊人程度。

文章写道:““红色网路卫士”已经在中国开始启动,他们来到了“搜狐”网站,一个在中国最流行的互联网门户,大约有一亿中国人在使用这个网站。这些互联网管制人员来到网站后明确表示:我们要对信息的流通实施控制。”
这篇俄罗斯媒体文章透露说:“72名“卫士”分三班倒,每班八个小时,以便对“sohu.com”、“Beijing Telecom”、“Beijing Netcom”以及其他11个互联网门户网站实施24小时全天管制。他们在另外4个规模较大的网吧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俄罗斯媒体还报道说:“红色网路卫士”均接受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英语。他们牢牢地掌控着所有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的办公室,仔细的检查着所有信息,并操控生杀大权:“这个消息可以进入中国的互联网,这个不行”;“这个聊天室必须关闭,那个可以继续”;“这个论坛十分危险,我们必须关闭它”;“这个人可以继续使用互联网,我们先不动他”;…

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说:俄罗斯媒体几乎不受监督,他们甚至拥有随意评论、诽谤国家高级官员的自由。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纽约时报引用一位曾开发技术,帮助普通中国人绕开政府审查技术的俄勒冈大学物理学家徐先生的话(Stephen Hsu)说:“北京大量投资在舆论封锁, 并且似乎是相当成功。 但总有大量无法控制的舆论活跃在周围”。

纽约时报说,对于那些网络监控,网民的对策从精明到简单:从使用同义词到故意写错别字来绕过关键词过滤,到几乎不加掩饰地用讽刺的口吻去“称赞”那些论坛上禁止的一些政府的可恶行径。当然还有所谓的“代理服务器”,还有加密技术,还有把内容放在图形文件里面,目前都被用来成功躲过实时过滤。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新一轮构陷 美联社上当
西方媒体看中国 经济腾飞的高昂代价
【热点互动】悼念紫阳 纪念六四 告别中共〔一〕
澳华人新年巡游风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