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华:装模作样反腐败 自己也并不干净

林保华

标签:

【大纪元3月17日讯】“两会”的召开﹐循例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公布反贪的赫赫战果﹐今年当然也不例外。报告说﹐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处省部级11人、厅局级198人。人数似乎不少﹐但是同全国13亿人口﹐26人要养一个官员比较﹐以及人们对全社会腐败的感觉﹐这人数就太少了。

在这次“两会”上﹐出现一幕趣剧﹐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在分组讨论时,一名来自建设领域的委员突然打断银监会副主席史纪良的发言说:“最大的外逃贪官就出在你们银行界。”结果,来自建设、银行、交通、电力各部门的委员互揭疮疤,非常热闹。

史纪良当时立即回应:“你们建设领域也不少(贪官)啊!”另一位委员补充:“最多的还是交通部门,几乎每修完一条高速公路就有一位交通厅长下马。”他顺手指同组的原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希正说:“还有你们电力行业。”

这些委员并非无的放矢﹐因为这些行业都有“典型人物”出现。从97年至去年底,中国已有14个交通厅长因贪污受贿而下台,其中又以兴建高速公路腐败问题最为严重。1999年8月,东北高速上市募集到12亿资金,据说存入了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河松街支行3亿元左右,而双方的业务往此就未中断过。一月﹐该支行行长高山席卷10亿元资金失踪﹐把那3亿元也卷走了,真正幕后主脑也已潜逃出国﹐因此内幕如何还不得而知。一个小小支行就可以卷走10亿﹐可见金融腐败的一斑。

“建设部门”的代表人物就是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前年携约两亿元人民币逃往美国﹐在曼哈顿买了一栋五层楼的楼房。至于电力部门﹐指的是已经失踪多年的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高严﹐李鹏的爱将。

家丑的互揭当然有趣﹐也符合政协只能清谈的职能,但是我们不能遗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何他们只敢揭其他行业的问题而不敢揭自己行业﹖其实谈不上揭﹐只是议论而已。就如同有些媒体只敢揭其他地区的问题﹐否则会像“南方都市报”那样﹐涉及自己顶头上司﹐高层就被以其他理由入罪判刑。

第二﹐这些贪官后面还有更大的贪官与庸官﹐否则他们不可能犯这样大的案子﹐然而追查下去﹐会动摇党本﹑国本﹐因为势必查到最高层﹐所以反腐败只能装模作样﹐点到即止。

第三﹐能够混到人民代表或政协委员者﹐必然是受各级“领导”赏识的人物。能够受到贪官﹑庸官赏识的﹐当然好极有限。他们议论别人贪污﹐只是要表示自己的“清白”﹐这种清白可靠吗﹖

第四﹐除了上述的行业﹐也还有其他贪污的热门行业﹐例如司法部门﹐所谓大盖帽“吃了被告吃原告”。其实应该可以说﹐在贪污腐败方面﹐中国已经是“行行出状元”﹐包括历来有“清水衙门”之称的教育文化部门。

胡温上台以后也曾经装模作样反贪﹐但是成果有限。总理温家宝不久前说,中国反腐倡廉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不健全,导致腐败的深层次原因未能根本消除。其实中国反贪的法规制度年年都有新花样﹐但是不能遏止腐败﹐关键在于“一党专政”。温家宝不是不知道。问题是废除一党专政﹐温家宝自己的特权也丧失﹐他肯吗﹖废除了一党专政﹐中共的干部缺乏了油水﹐还愿意维护这个政权吗﹖

可笑的是﹐中共自己反贪不力﹐却请出老外。中国媒体报导美国如何把去年逃亡美国两年半的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前行长余振东押送回来,开创中美司法合作成功范例。对中国贪官﹐美国会“来一个,查一个,遣返一个”﹐但是其后美国方面澄清这个说法﹐说主动权在中国方面﹐涉及中国提出的要求﹑资料等等。中共特权集团官官相护﹐才不会主动﹐才有那样多贪官逃往国外。

这次为何中共热衷于搞什么反分裂法﹐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正是要转移民众对贪污腐败的视线。中共在两会期间动员几十万密探﹐大量逮捕上访民众﹐就是阻止他们对贪官污吏的揭发。胡温就是偶尔谈反腐败﹐也只是装腔作势﹐自己故作清白﹐来掩盖统治集团内部的同流合污而已。

(自由亚洲电台)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林保华:新年包机是中国统战的胜利
【专栏】林保华:猴尾的两场选举
林保华:从新年看中国的廉价劳工
林保华:中国左灯右转 两岸春未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