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明:哪里贪官多

田晓明

标签:

【大纪元3月29日讯】尽管银行行长携带巨额资金跑到西天取经之类的新闻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可是当一位来自建设领域的政协委员说“最大的外逃贪官就出在你们银行界。”时,银监会副主席史纪良还是站出来自卫还击了:“你们建设领域也不少啊!”作为后续,政协经济界委员的小组讨论会就暂时变成了这样一种活动,即查一查哪个部门贪官多。一位委员说道:“最多的还是交通部门,几乎每修完一条高速公路就有一位交通厅长下马。”他又顺手指着同在一个小组的原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希正说:“还有你们电力行业。”

政协委员小组讨论会如果开成了互相揭短会,那么情况就有点儿不妙了,因为我国强调的是政治稳定。脑筋活络的还要数史纪良,他的一句话使局面立刻恢复平静,“我们银行部门贪官外逃,正是加强了监管的结果。一些行业贪官更多,只是缺乏监管,还没有暴露出来。”听了完话,大家不再像刚才那样相互“揭短”,而是陷入了暂时的沈思。(参见《中国青年报》的报导。)

中国官场的弊端在这个小小的讨论会上暴露得清清楚楚。官员们在自身工作失误而受到批评时,不但不能立刻自责,反而装聋作哑或反唇相讥,企图蒙混过关。

中国官员反击美国国务院人权报告,就是另一个反唇相讥的典型案例。美国政府一在人权报告里批评中国,中国就说你们美国的人权状况也不好,没资格对我指手画脚。按照这个意思,有龋齿的牙医就不能点出别人有牙病了。中国政官员的另一个说辞是,你的报告里为什么不把美国的人权丑闻揭露一下?是呀,美国也有人权保障不好的地方,可是美国国务院是主管外交的部门,相当于中国的外交部,它在报告里罗列美国国内的人权状况合适吗?美国国内侵犯人权的事自有新闻媒体、法院、州政府和人权团体去管。中国一遇到美国的批评,就说一些条理不清的话跟对方纠缠。这是不想改错的表现。

如果说反唇相讥是一种进攻的策略,那么装聋作哑、默不作声就是防守的表现。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出了特大事故之后,一些官员在这个时候不说话,就是想蒙混过关。没有一个官员站出来承担责任,进而主动辞职,大家对责任问题都是闭口不谈。你要是问他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他会说,“我承担我应该承担的责任。”你再问他打不打算辞职?他就会这样回答,“我听从组织安排。”只有当他的上级忍耐不住要让他立马下台时,他才会很不情愿地离开。

官员们贪恋权位的理由大概有两个:一是得到一个官位不容易。从小官升迁到大官,是一个忍辱负而且耗费资金的过程。如果一个官员的投入还没得到回报,他的心理还没恢复平衡,那么他就不会轻易从官位上撤下来。二是当官有巨大的好处啊。放着这么大的好处,谁会随便放弃呢?

以前有人提议取消年年开全国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因为,这样的大会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还劳民伤财。可是这个建议像其他有道理的建议一样石沈大海。于是,两会期间就闹出了小组讨论会上委员们互相揭短以及委员们勇于维护本部门荣誉的事情。这虽然算不上丑闻,但也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不开这两个大会,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转载自《民主论坛》网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田晓明:不能在台湾问题上迷信武力
田晓明:没有水木,只有黄沙
田晓明:宣传部封锁国务院、小官封锁大官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