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重拾昔日荣光

涵 图片:Getty Images

人气 1
标签: ,

东欧的罗马尼亚(Romania)和一般欧洲国家明显不同,著名的不是富丽堂皇的建筑,不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而是田野风光与自然纯朴的民族性。罗马尼亚以农立国,在乡间不时见到用犂田马车耕作,牧羊人和羊群悠然漫步在草原上,于二十一世纪的今日,这些古早的风貌已经难得见到的了。

罗马尼亚可说是一个怀旧的国家,境内有很多匈牙利裔及德裔居民,还有少数族群﹙来自乌克兰、斯洛伐克、土耳其等邻近国家﹚。罗马尼亚统一的官方语言是罗马尼亚语,源自拉丁语,书写的是拉丁文字。一直以来,罗马尼亚以拉丁血统自豪,致力维护保存较完整的拉丁文化。

走入乡村,有些小镇仍保有迎宾习俗,行骑马迎宾礼,然后当地人穿上罗马尼亚传统服饰,端上梅子酒、切块面包及盐巴,观迎宾客的来临,虽然大部分的罗马尼亚人经济状况并不好,但是这项民俗还是被保存了下来。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是罗马尼亚的首都,1878年罗马尼亚独立后,布加勒斯特迅速发展成为经济、政治及文化中心,和各国的通商贸易频繁,与世界文化接轨。

不仅如此,布加勒斯特过去以美食、音乐、建筑闻名世界,在那个时代,各式美食餐馆林立街道两旁,世界知名交响乐团陆续来此举行公演。这里建立了许多剧院,提升当地文化素质,后来在布加勒斯特建造的凯旋门,可以见证这一切盛况。

二次大战期间,布加勒斯特市容遭受严重破坏,战后由共产党取得政权,在罗马尼亚厉行极权高压统治,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人民失去自由,并且生活来源十分匮乏。每一次人民向政府反应,面对的是军警的武力镇压,领导人西奥赛古(Nicolae Ceausescu)认为不就是死了几百人,有什么了不起的。

西奥赛古在布加勒斯特斥集巨资兴建国民大会堂(Casa Poporului),在当时规模仅次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五角大厦,为世界第二大建筑。另辟统一广场(Piata Unirii),拓展统一大道(Buluvardul Unirii),全长四公里,直达国民大会堂。在统一大道设计一个十分巨大壮观的喷水池,喷水口达上千个,每一个喷水口都有造型奇丽繁复的雕刻设计。西奥赛古认为一旦点亮统一大道的灯光及喷水池的水柱,必然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令各国为之惊叹。

西奥赛古灌输罗马尼亚人一个观念:从住房、工作到面包、卫生纸,没有他就没有这个民族,是他给了罗马尼亚人一切。接着,就跟所有共产党领导人一样,到处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金正日的塑像、雕像、画像。当时的罗马尼亚,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西奥赛古的肖像。

然而,西奥赛古再怎么对人民洗脑,始终无法解决人民活不下去的问题。1989年12月成千上万罗马尼亚人民走上街头,一批接着一批,绵延不绝,呼喊“打倒西奥赛古”的口号,人们不再惧怕军警的武力镇压。这一刻,共产党垮台了,西奥赛古夫妇最后被军事法庭处决,全国各地到处是庆祝活动,举国同庆,罗马尼亚人跳舞、干杯,庆祝自由的到来。

但是,由于受到共产体制的影响,罗马尼亚产能及效率不彰,除了少数重工业及木制家具业有能力存活外,多数产业早已丧失国际竞争力。即使在本国市场,罗马尼亚国营企业都无法面对外商的竞争,到了今天,大部分罗马尼亚仍然生活贫乏。



布加勒斯特曾经有过一段繁华岁月,共产党时代结束之后,布加勒斯特重新灌入一股自由的气息,注入新的生命力。罗马尼亚政府大力建设布加勒斯特,整座城市到处是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增设许多公园美观市容。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村庄博物馆…各种主题的博物馆,以及图书馆、音乐厅、剧院…各类文化措施也一一具体落实。此外,市内目前有超过六十所高等院校,用以提升人民教育水准,迎头赶上世界水平。

现在的布加勒斯特,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四周围绕着新的住宅区,市内发展机械、化学、服装、纺织、食品加工及冶金工业,北区则是电子工业聚集地,现代化办公大厦开始进驻布加勒斯特,增加就业机会,这一切,带动布加勒斯特的繁荣,经济日渐复苏,相信不久的将来,布加勒斯特定能重拾昔日荣光。@(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家同:屋顶
李家同:屋顶 人气 252
李家同:让高墙倒下吧
李家同:来自远方的孩子
寒梅
寒梅 人气 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