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系列讲座】北京公交车上的变心板

宾州费城爵硕(DREXEL)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助教授谢田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1日讯】当年上学的时候,在北京呆了六年,对北京市民的豁达和风趣,至今记忆颇深。北京人的风趣之中,有轻松、愉快的幽默,也有沉重、伤心的讽刺。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严酷的社会多产生讽刺,宽容的社会容易酝酿出幽默,好像是挺有道理的。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至少在我当年常坐的到海淀、颐和园的332路和从动物园去火车站的103路上,那时人很多,非常拥挤。挤来挤去的,有人就会说,“别挤了,再挤,就挤成相片了。”现在想起来,还每每忍俊不禁。

   另一则故事是这样的,说的是北京公共汽车上的一块踏板,就是上车时最下面、离地面最近的那块踏板。那块板你一旦踏上,关车门时砰的一声,两扇车门就会从你身后包抄过来,你会被包在汽车里。当然那不很舒服,因为车门就在你身后,你身前还有很多人,站在比你的踏板高一级的踏板上,身子还往往朝你这边倾斜着。实际上,你是要靠着车门把你固定在那里的。如果车门突然一开,你可能还会掉下去。就是最下面那块踏板,北京人把它叫“变心板”。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在互相拥挤着要上车,在踏上那块板子之前,会一再要求前面的人往里挪,好腾出更多的地方。而一旦踏上那块板,有人就会变心了,会要求后面的人不要再挤了,等下一班车来。

   就是说,视人们的自身利益、兴趣、好恶、和也许当时的情绪,人们有的时候会失去应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这一人性中不那么真诚和善良的地方,会影响很多事情,包括我们市场调查的结果。

   1980年代晚期,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做了一项调查,调查了约一百名汽车购买者,那时克莱斯勒还没有与梅赛戴斯(奔驰)公司合并。他们调查的结果显示,人们喜欢克莱斯勒的汽车超过丰田的汽车。但这一调查结果似乎与市场的趋势不相符合,因为那时日本汽车已经开始大举进入美国市场,美国的国产汽车已经在接连失去地盘。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后来继续的研究发现,被调查的一百来个人从来都没有拥有过外国产的汽车,他们从来都是只买三大公司造的车。所以,被调查者显然对外国产的汽车有一种偏见,从来都不想去哪怕尝试一下。因而,这个结果没有可以推广的价值,就不是那么奇怪了。如果管理阶层根据这样一个带有缺陷的结论行事,就很危险了,会错过良好的商机。当然,如果大部分人们都比较真诚、善良,也比较开放而且不带有偏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参考文献﹕
  ANDERSON & DUBINSKY,PERSONAL SELLING
  DILLON,MADDEN,& FIRTLE,MARKETING RESEARCH
  GILLESPIE,JEANNET,HENNESSEY,GLOBAL MARKETING
  HAIR,BUSH,& ORTINAU,MARKETING RESEARCH
  SMOLEN,THE EVERYTHING SELLING BOOK
  WALL STREET JOURNAL,OCTOBER 14,2004
  WALL STREET JOURNAL,FRIDAY,OCTOBER 22,2004
  WEITZ ET AL, SELLING-BUILDING PARTNERSHIP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市场营销系列讲座】可乐与可乐的激烈争战
【市场营销系列讲座】银行的面包黄油和长统袜的包装
【市场营销系列讲座】地下市场映射的地上问题
【市场营销系列讲座】德国的日本餐馆和日本的埃及啤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