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曾荫权爵士必读的一本书

标签:

【大纪元7月29日讯】(BBC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马家辉)第十六届香港书展于七月廿日轰轰烈烈登场、 七月廿五日热热闹闹结束,缔造了超过六十万人次的参观记录,若以特区人口按比例衡度,不能不算是令人欣喜的文化讯息。

于是,人必好奇:最畅销的到底是什么书?

据书展主办单位的统计数字显示,是次书展,最获读者追捧的一本书原来是由香港“次文化堂”出版的《煲呔僧》,总共卖出一万三千册。

漫画《煲呔僧》

《煲呔僧》基本上属于漫画书类,以图为主,夹杂短文,以曾荫权为关键角色,配角则为香港特区的诸位高官,嬉笑怒骂,既褒亦贬,颇具周星驰的无厘头式趣意。如此特色,显是跟近年亦甚畅销的《老懵董》和《扫把头》之类讽政漫画一脉相承,只不过,这两本书的内容观点较为辛辣,把董建华和叶刘淑仪骂得一无是处。

《煲呔僧》则倾向幽默宽容和温柔敦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于时代脉动变化的敏感掌握,因为,调查数字一再告诉香港人,尽管曾荫权被“踢爆”了不少施政上的违规动作,但民意支持度仍然高企,不少香港人对这位出身为官场干吏的新科特首满怀信心,期待他在“建华之乱”后带领特区迈往中兴。 作为流行读物,《煲呔僧》的作者岂敢拂逆民意?岂能不调教书内趣味取向?

是次书展举行之时,曾荫权正在四川成都出席”9+2 合作会议”,未能像昔日的董建华一样以特首之身参观捧场。曾有民主大状抱怨新任特首从不阅读,其实,在香港官场,除了尚仍在位的罗范椒芬和浪漫辞职的林焕光较喜看书,根本不容易找到其它愿意亲近书本的高官。 这是时势的反映,亦是潮流之所趋,当每天排山倒海的扒粪新闻迫人而来,当每日凌天压地的电台烽烟欺人而至,实不容易让一位高官于百忙之中找得片刻闲暇心情坐下来好好读书。独独嘲讽曾荫权,未免过苛。

Can do精神

可是,不读不读仍须读,世上毕竟有些东西看似无用却颇实用,偷得浮生半日闲,匆匆翻之阅之,倒是一乐,亦有裨益。譬如说,如果我是曾荫权爵士,不管怎样忙碌于政事与酬酢,仍必找个机会细读陈冠中出版于去年12月的那本《香港三部曲》;这本书是三篇小说的集合体,分别写于1978、1999和2003年,其中又以最后一篇《金都茶餐厅》为曾爵士必读作品。

“金都”,英文就是Can Do,仅是名称即足呼应曾荫权于竞选时所强调的香港人Can Do Spirit,而内容情节亦是源此脉络,透过一名失业潦倒的中英混血儿的生涯难题,既庄亦谐地探索香港文化的源起和出路。

在陈冠中笔下,故事男主角干过各行各业,夜校补习教师、小报记者、私家侦探、保险经纪….终而在金融风暴里,“乜都无得捞”,只好每天到金都茶餐厅”挂单、吹水”。茶餐厅里有一群乌合之众,统统是”中环价值”加”砵兰街价值”再”搅均”的化身,他们乃本土文化代言人、大社会的小缩影,集思广益,齐齐帮面临破产的老板阿杜寻找生机。

有人建议弃港北上,有人则认为应该创意救港,男主角属于后者,深信”有得做,如果茶餐厅都死,香港真系玩完”,众人望他一眼,觉得他简直“英明神武,有特首风范”。

就这样,陈冠中替金都和香港创造了一个乐观的未来,并质问读者: 像这样的一间茶餐厅,“见步行步,摸着石头过河,死马当活马医,盲拳打死老师傅,天无绝人之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男儿当自强,姐姐妹妹站起来,狮子山下,英雄本色,最佳拍档,半斤八两,东方不败,风继续吹,未可真系会咸鱼翻生? Do唔 Do先?”

读读这本书吧。曾特首,嗯,一定会感动得边读边流眼泪。(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游盈隆:何厚铧处理台澳关系  曾荫权可借镜
《香港焦点》凌锋:新闻自由攻防﹐香港民主派须通盘规划
曾荫权申报拥两物业权益
香港廉署高官突然辞职引起猜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