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澎湖沉船谜未解 又掀打捞热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刘禹庆╱澎湖报导〕沉寂一段时日的澎湖考古热,最近又掀起风潮!继将军一号古沉船打捞上岸后,今年马公港进行清港淤泥工程,在淤泥中发现大批古文物,由于港中有3艘不同年代的古沉船,引起考古专家及文史学者重视,相关单位将在10月下水实勘,并评估打捞的可行性。

韦恩台风 让古沉船重见天日

民国75年韦恩台风重创澎湖群岛,导致海底生态重新洗牌,许多古沉船得以重见天日,当时专业潜水人黄加进发现将军一号古沉船,并起出部分古物,同时78年透过澎县立委陈癸淼在立院提出质询,引发外界的注意。

教育部在80年成立专案小组,并展开筹备会议,但仍迟迟未有动作,陈癸淼再度质询,时任教育部长的郭为藩将责任归咎于黄未提出正确地点,双方埋下心结,同年由历史博物馆展开将军一号水下实勘工作,但黄也仅参加第一次打捞古沉船会议后,就完全被摒除在外。

将军一号古沉船由84年持续至88年止,历时4年的时间,总计打捞上岸300余件古文物,现由澎湖县文化局负责保管,不定时举行古沉船文物特展。

据专家学者考证,将军一号古沉船为清朝中叶的货船,出水文物与现行保留的澎湖先民常物相近,研判应是由中国运往澎湖途中,不慎发生海难沉没。

考古学者 10月将下水实勘

黄加进曾于4年前再度提出澎湖海域5艘古沉船位置,其中马公港3艘、空壳屿、姑婆屿各有1艘,并将地点提交澎湖地方法院公证存档,但未获相关单位重视。直到今年马公港淤泥清港,从淤泥中清出大批古文物,引爆澎湖新一波考古热,由于港内有3艘不同年代的古沉船,再度引起考古专家及文史学者重视,相关单位将在10月下水实勘,并评估打捞作业是否可行。

曾在澎湖发现五代十国的越窑3000余件古文物,成为中国以外世界最丰富的考古发现,而在国际考古界声名大噪的成大历史系教授陈信雄率先抵澎,由中屯废土弃置场发现许多宋明清古陶瓷碎片,并由马公国中王文良老师整理出万余件文物,数量相当惊人。

随后中华民国水下考古学会由理事长谢新曦领军二度抵澎并下水进行初勘,发现9点2米水深处有大型船板,长约5米、宽20公分,12点1米处则出现大量古物,并有多个完整的安平壶、曾竹山陶瓶及珍贵清瓷碗盘,除拍摄成影带,也将完整的碗盘提供文化局珍藏。

马公港古文物大量出土,也使得中屯废土场出现挖宝人潮,后来还是文化局长曾慧香祭出文化资财保护法,扬言严办盗国宝宵小,才遏止偷挖国宝歪风。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