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知万博追求循环型社会理想下的环保成果

标签:

【大纪元9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菁菁爱知县特稿)日本世界博览会(爱知万博)将于九月二十五日闭幕,为期半年的博览会吸引超过二千万的各国游客参与,台面上傲人的成绩之外,更值得肯定的是幕后在环保上的贡献。

  爱知万博在日本国内也称为“爱.地球博”,从这个名称便可以清楚看出,这次博览会对提高环保意识,改造“循环型社会”的强力诉求。

  从会场内外接驳旅客的无公害交通工具、保留自然环境的会场设计、可以拆卸回收当货柜使用的组合式展览馆,以及采用太阳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都可以看出主办单位在环保上的用心。

  万博会场内整洁的环境让人印象深刻,除禁止游客携带市售商品入场外,场内的垃圾分类也做得很彻底。大会统计会期中垃圾回收的数据指出,历时半年、二千多万人参与的世界博览会,垃圾回收率竟达到七五%。

会场内共设有八十个垃圾收集站,将游客留下的垃圾细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塑胶、报纸、保特瓶、免洗筷… 等九大类。各展览馆的垃圾则集中在十六个回收站,垃圾细分成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厨余、瓶罐、铝罐、废食用油、保丽龙、纸箱、报纸… 等十七大类。

  这些垃圾可回收的都尽量回收利用,像厨余、免洗筷可靠甲烷(CH4)发酵后用来发电,或是当做堆肥;废弃食用油用来当作燃料、饲料、肥皂;保特瓶成为回收材料;塑胶和保丽龙则当作燃料资材等等。

  大会统计,从三月二十五日开幕到八月二十四日止,垃圾量达三千七百三十一吨,除可燃、不可燃垃圾之外,可回收利用的达二千七百九十吨,回收率达七五%,虽然只达成预定中八五%目标的九成,但是与日本全国去年垃圾回收率的十五.九%相比,可说颇有成效。

  爱知万博闭幕后,展览馆的展示品如何处分也让人关心。各国展览馆早在闭幕两个月前,便开始筹备上网拍卖展示品事宜,此举不仅可减少大型垃圾的产生,还可以物尽其用,一举两得。

  此外,约旦馆的一部分“死海的水”,已决定留给爱知县私立城西高中在文化祭上使用;意大利馆的“意大利广场的盾和模型”将捐给神户市,巧克力做成的展示车将捐给知多町的博物馆等,更是有效达到循环型社会的目标。


相关新闻
爱知万博瓦斯馆今发生小火灾
环保考量  爱知万博的展示品将上网拍卖
台女童军爱知万博表演 打响中华民国名号
虽历经考验  日本仍成功主办爱知万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