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考古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曾有繁荣文明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23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三日电)中国科学院与法国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的调查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两千多年前曾有繁荣文明。从克里雅河断流处的达里亚布依乡向北约五十公里沙漠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园沙古城遗址”,经调查,如今这块不毛之地曾是土地肥沃的鸟兽天堂。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透露,刚结束的中法联合考古发现,早在丝绸之路出现、文字和货币流通以前,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有繁荣的人类文明。

据新华社报导,一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寻找地底油源的石油开采队,意外发现埋藏在沙漠下的古代城池。这批古代建筑群落并非普通民宅村舍,一座座有如宫殿般气势恢弘。地基深厚扎实,房柱浑圆粗壮,即使在地下埋藏几千年,在今天还是可以嗅出几分当年的辉煌。  

参与这趟考古的马鸣试图描述这里两千多年前的场景:家家户户有高大楼房比邻而居,畜圈内肥壮的牛羊不时嚼食干草,畜圈旁是繁盛的农作物。河流纵横交错,互相融会贯通,直至在远方的塔里木河中汇合。河岸两旁长着胡杨、罗布麻、甘草、骆驼刺、芦苇等植物。  

马鸣表示,从考古队伍发现大量的动植物遗骸来看,当年这里的天空应该飞翔着各种各样的鸟儿,除了斑鸠、鹌鹑和毛腿沙鸡外,在较远处的繁茂森林中,有塔里木兔、印度地鼠、柽柳沙鼠,甚至还有新疆虎。

此外,从挖掘到的头发、皮肤碎片等资讯分析,曾在此地生活的古人,“有着红棕色头发,脸色偏黑,心灵手巧。”估计他们来自欧亚交界国家的可能性较大。

马鸣说,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许经历过战乱、经历过瘟疫、经历过洪灾,可这些都没有使生命完全消失。

他推断,导致古代文明消失“最大的可能是由于河流改道,使在塔克拉玛干的生物失去生命之源。”因为,从卫星图片可看出河道变化痕迹,原本融会贯通的河流纷纷断流,主干道不再流入塔里木河,而是向东移去,这与发现的人类遗迹向东延伸相吻合,应该不是巧合。

专家还发现,当时已有农业灌溉系统,但从出土衣物多为毛料而非棉质可看出,他们还是以畜牧业为主。

调查发现,在沙漠腹地克里雅下游曾有九十八种野生脊椎动物生存,包括四种鱼类、一种两栖类、四种爬虫、七十种鸟类、十九种兽类,包括已绝迹的新疆虎等。

考察队员从古墓地、古城堡或民居附近的垃圾堆发现大量动物遗骸,透过这些遗骸辨认出塔里木兔、印度地鼠、柽柳沙鼠、鹌鹑、斑鸠、鸢、毛腿沙鸡等动物。

相关新闻
港报:陕西发现古墓群  史记可能改写
考古发现一罐鸭蛋腌了2500年
重庆发现神秘暗道 疑为蒙古大汗亲征所留
【艺海漫游】雕塑家余灯铨的“雕塑童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