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子寮炮台及八斗子海岸

张三 撰文、摄影

人气 9
标签:

夏日里来到基隆,继续寻找惜别的海岸,今夏导游协会研习活动,以基隆炮台为主,九点多走出火车站,阳光刺眼,天花花的亮,上月我去马祖才经过这里而已,那时已黄昏,等待着夏日夜晚的风。


在火车站前搭103有经祥丰路的市公车,到“二信中学”站下车,基隆的车资都是一段票NT$ 15,车行约十分钟,往二信中学的方向,二信是基隆有名的私立学校,平坦的上坡路,但是十点多的太阳,走的还是有点累,于是就那边凉快那边去,尽量走有荫的那一边,走产业公路,有小径先登上杠子寮山163M算是小Case,这里有展望可以看到基隆屿,到达鞍部,左手边往杠子寮炮台,右边是莲花山的慈善寺,入内参拜及洗手休息,庙里有仙草及米苔目的素斋供应,走到这里,有吃又能吹风清凉,大快人生。


一下子就到杠子寮炮台,炮台属于基隆市的三级古迹,“杠子”系取自于凯达格兰族语“陷阱”的意思,寮是汉人加上去的,走着走着马上有人跌倒了,果然有陷阱,导览老师给我们介绍,杠子寮炮台几乎是格局最完整的,有将校官营舍,被服库房,还有五星级的厕所,我们从红砖建筑的将校官营舍开始解说。

营舍留有猫洞及犬走的设计,还有看到柱础遗留的痕迹,一般炮台比较少看到这些建筑的元素,另外营舍旁边还有卫兵所以及马厩等建筑,我就照了两个女人在马厩的前面,哈哈哈,营区以火头砖砌成,室内铺高架地板,配合墙基避免潮湿且让地板下空气流通,听了解说就很有兴味,我们也仔细看了旁边滤水池的设计,取雨水后一层一层往下过滤,然后经过水井取水使用,我们都感觉在当时这种方法,已经很先进了。

旁边的安山石散乱各地,像极了小粗坑古道的屋舍,另有被服库房,是存放棉被衣服的地方,我们在门口就有看到推拉门的轨迹,弹药库附近这里有条通风口,好像是引自山下,碧砂渔港的天然风灌上来,我在这里吹风吹的很清凉。


在杠子寮炮座区观测区,导览老师说的头头是道,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插嘴的余地,弹药库是以鞍山岩和铁水泥砌成的,中间设置弹药库,墙壁很厚,老师说比较特别的是门口另外设有档墙,这样就可以避免流弹或者是火星的危险,面宽广阔的炮盘区一字排开,画面看来气势很雄伟壮观。

有看到一个圆形的孔,导览老师给我们猜是做什么用途的,陈说应该是通信的,果然是营盘间的“通话孔”,我跑到另一面,对着通话孔喊“元气”,不过没有听到回应,这种观测台与炮盘区间的“通话孔”,是基隆炮台区中少见的设计,另一头则设有发电自动车库房,这里的砖又是另一种砖,搭建起来稍嫌简陋,大概是后来再加盖的。

这里地上看到的都是BB弹的白色子弹,可见得应该有些人在此玩实弹射击,走到最后面的炮台就随便的看看了,炮台前,队友说前面的植物是鱼腥草,什么是鱼腥草?原来是揉一揉就有鱼腥味跑出来,我们一直到中午还待在炮台区,大热天应该待在家里的。


原本的中餐是自备自理的,但晚上订的餐厅,领队说成中午,于是将错就错,先去飨宴了,大热天先在餐厅吃饭吹冷气,也是合理的,这家傲料餐厅的文智师,是原五郎的主厨,价位不低,正当时的材料,料鲜味美,我们鱼汤菜汤吃光光,吃的饱饱的,再搭103往八斗子的基隆公车,太阳很大,当然还是那边凉快那边去,到福清宫下车,入内参拜及洗手。

领队在此讲故事说明白,“在大航海的年代,煤是最重要的燃料,台湾因其物资丰富,环境特殊,且正好地处于太平洋的航运枢纽中心,因台湾拥有优良的煤矿,于是有了1884年的清法战争,这场百余年前的战争,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圣战,在海权时代里,美国人派人勘查过台湾煤矿后,也曾建议购买过台湾,……”,这段历史我倒是第一次听说过。


过马路前往调和街八斗子官矿“清国井”,该走路就走路,今天是农历7月12日,送灯献敬的日子,所以路上已经看到很多店家在拜拜了,今晚的中正公园主普坛的的灯会全开,称为“开灯放彩”,经过万安堂,万家有酒来同祭,比较特殊的是后面有“海国容才”石刻,也许是太热了,有一半人去看,一半人休息纳凉。

石刻在碧砂溪旁的山壁,是二百多年前抚洲许廷瑞的墨迹,关于这四个字有些传说(注二),一个是许廷瑞深感大海的无情,而有“海国容才”四字,希望大海能包容出外讨生活的子民,另一个说法,是清政府派死刑犯、无期徒刑犯来此采煤矿,勉励终日在地下工作的囚犯,也成为有用的人。


沿着调和街我们约走半小时到清国井,清国井好像是台湾第一口官煤,解说老师简单说明,也为我们介绍居住在此地的何先生,这个清国井中市政府立有一块碑,碑文说明一些清国井的始末,,何先生给我们介绍清国井,简单划了一下矿坑草图,也说昔日的矿坑会留炭柱子,预防崩塌,他也拿出几块黑黑的矿石,这些就是当时被称为黑金的砖石,我特别照了相。

何先生很有文化资产概念,说公家只会盖清国井说明牌,而这些砖石黑金的原物,“真面目,就”,没有了,其实我们要欣赏要保存的,就是这些清国井的真面目,,旁边的小屋主人写道“春风送暖入小宅,榕荫陋屋年年春”,横幅是“惜福知足便天堂”,跟何先生告别,继续去看看其他的井。


继续往清国井的另一口井前进,陆上的墙壁画成莲花的图案,我最近都会特别的照照莲花,往前到深澳线铁路的右侧,只有个圆形的水泥地和通风口,看不出什么特别,看资料好像是通风井,在此我反而多照了一些铁路的相片,知道深澳线这条铁路的人也不多,往回走,另有四方井,需越过铁道下方的涵洞,就会走进较为幽静的小径,这里附近有一片竹林,此时已经被一些无知的居民倒了垃圾,只能看出像是方形的石头壁,满可惜的,我也看看就出来了,一般人对这个兴趣不大的。

中午吃的太好了,下午就没了斗志,以前都是中午随便吃吃,等待晚上吃个好料的,心里没有了期待,所以在路边等公车往八斗子,公车还是没有来,于是用走的到八斗老街,满远的不过还是得走,八斗老街看来大多已经改建,老街右边好不容易看到有古宅,一户有三个拱形的红砖房,附近没有看到资料上写的咾咕厝,往上走到度天宫,登顶有360°的景观,这里有看到人家玩飞行伞,傍晚的时间,伞翼飞翔,飞向基隆山往金瓜石的方向而去。


来基隆登山看海,看海岸线,基隆同离岛一样,是个适合看海岸线的好地方,夏日里的海岸线有其迷人的魅力,不过跟这些人走路爬山,也时还真是走的生不如死,还是得走,已经到海滨公园了,最后还是百般不愿意的再登七斗山,上面景观不错,据说还有咖啡车,走段路登顶还是值得的。

除了八斗子忘忧谷外,还可以看到远远的基隆山旁,灯光渐起的金瓜石九份,很少从海的这一边去看九份,近晚的光线,看起来好像是蓝山咖啡的广告,还有一些远方的渔舟点点,今年夏天,我要把基隆的炮台走透透,看看灯塔和渔港,而原本行程要走的北火发电厂和绿色隧道,就留待以后的行程光临了。

——本文转载自虎茅庄的旅行http://www.wretch.cc/blog/tigergrass&article_id=4754045@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坜市区的老街溪
大园海口的老街溪
水车堵上的尪仔
泰山自然人文之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