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破坏严重 甘肃秦汉古长城遗址剩三分之一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11月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七日电)中国大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员岳邦湖指出,目前甘肃省现存秦长城遗址不足两百公里,汉长城遗址不到六百公里,都不足初建时的三分之一。

岳邦湖对新华社指出,秦汉时期,甘肃地处边疆地区,战争频繁,兴建了较多长城。秦始建的长城有六百多公里,所用泥土经过严格筛选,城墙十分牢固。汉朝兴建的长城有两千多公里,在泥土中加入了芦苇、芨芨草等植物,能加固城墙。

他说,秦汉两朝的长城都建有水道、陶瓦,用于防水、导水,使得秦汉长城有抵御自然侵蚀的能力,也使得秦汉长城自然因素的破坏微乎其微。

可是,人为因素却是秦汉长城被破坏的最主要原因。

岳邦湖指出,随着历史发展,人口大量增加,人类逐渐由远离长城的地方迁移到城墙附近居住,开路、拆墙平地、把城墙改造成院墙、在城墙内建储存室等经常可见。

例如张掖市山丹县一户村民,把穿村而过的城墙作为自家的后院墙,在墙体内挖了很多洞用来储存家里的杂物,长城墙体受到严重破坏。

岳邦湖说,这种破坏长城的行为在甘肃很普遍,民众并没有认识到这是破坏行为。

报导说,甘肃现已开始对长城现状进行试点调查,预计明年展开大规模的长城保护活动。

相关新闻
武宜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管制
日军凤山电信所遗址 美日专家惊艳
世贸遗址惊现多具遗骸 911搜索过于仓促
福特论坛探讨中国网路封锁剥民众知情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