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谈央视】系列之二

央视“报销”:财政黑洞的万恶之源

美军

标签:

【大纪元12月17日讯】曾在北京住过、或者熟悉北京的朋友们都知道,北京有几个著名的地下交易集散地:要买假文凭、盗版光碟和软件,去中关村;要买假护照、假证件,去三里屯;要买假发票,去西直门。

我们央视的工作人员,有事没事就爱往西直门跑。

干什么?那还用问,买假发票去呗!

央视对于假发票的需求量为何如此之大?这要从央视独特的薪酬方式———“报销”谈起。

大家知道,在中国的党政机关内部,“报销”是公务员们、尤其是以“公仆”自居的领导干部们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私人消费公费化的重要手段。“公仆”们不可能真正做到花多少就报多少、也不可能把钱都花费到了公务上、没有体制和机构去监督他们的账目。这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中国的老百姓对此,早就心照不宣甚至见怪不怪,甚至出现一个清廉老实的官员,反倒成了新闻和津津乐道的谈资。

相比于行政机关,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报销空间就要小得多,因为你的收入来源,全部或大部分是要靠自己去赢利的,你不可能像政府那样,白白的去占有纳税人的资财。你手中是没有“奶牛”可供榨取的,因为你自己就是“奶牛”。一般来讲,除了统一的购销活动外,企事业工作人员没有太多的报销机会和空间。

央视属于什么性质?显然不是政府,而是事业单位,但其报销体制却是独一无二的。说得确切一点,比政府还要“政府”!

央视的收入来源有二:

第一:政府财政拨款。官办媒体中的龙头老大嘛,当然坐享很多特权和优惠。央视享受到的政府拨款,其数额到底有多大,普通人根本不知道,甚至无从估算。但可以大体的有个直观印象:从朝阳区CBD新落成的央视大楼就可见一斑,其天文数字的造价令全国百姓咋舌。这些钱从哪来来?肯定不是靠单纯的经营性创收,而是很大一部分来自上级的拨款。是直接间接的从全国纳税人的口袋中盘剥得来的。用这些钱堆积出一个高高在上的垄断性媒体巨头。

第二:官商背景下的垄断性经营。自从2003年实行“制片人负责制”以来,央视搞起了所谓的公司化运营。表面上看,好像已经淡化了官方背景,实现了“政企分开”。其实不然,央视作为中共最有影响了的喉舌部门,其官方背景下的特权,有时是无形可见的,却享受着独一无二无人匹敌的资源。反映到经营活动中,这种“老大”优势,也是无处不在的:企业要发达,就得争取在央视创下知名度;学者想出名,就得争取在央视打开观众群;文艺工作者想迅速窜红,就得争取在央视节目中露脸…………而这背后的成败取舍,全在金钱交易。

央视庞大的惊人的进账,造就了其在中国媒体中一家独大的红火和暴富,也造就了惊人的浪费与行业内腐败。常言道:量入为出嘛。央视有这个大笔创收的“本钱”,花钱自然也就大手大脚。疯狂消费最突出最集中的一个领域,就是工作人员的薪酬发放形式。

央视的职员队伍很古怪。业内人士编排顺口溜说“十个孩子满地躺,九个没有亲妈养”。说的就是这个亲疏有别。原来,央视在人事安排上实行一套金字塔式的等级制度。90%以上的工作人员,都不具备正式的央视编制。职员的身份分为五大类,从内核到最外围,分为在编、台聘、部聘、组招、临时工五个等级。越往后待遇越差,安全和稳定性也越没有保障。

以最低档次的临时工为例:没有基础工资,没有工作合同,没有人身保险(采访和工作过程中,安全自负生死由命),没有任免预告。今天下午下班前制片人(一个栏目的负责人,相当于公司经理的权限)看你不顺眼,半夜就可能打电话给你,通知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也没有任何薪酬结算,从此“拜拜”。

这简直就是非暴力的草菅人命。

于是,在没有基本工资保障的情况下,所有员工脑子里都是一个念头———“计划外敛财”。“报销”就成为其中最主要的渠道(其余的还包括私卖原始资料片、代理广告权、向被访者和被访单位索要钱物等)。

“报销”的形式和标准,不同频道间、不同栏目间,差别极大。越大的频道、越热点的栏目,财力越雄厚,“报销”的种类和规模也就越大。

在最有钱的栏目中,员工的一切因公和因私开支,都是可以“报销”的:车票、机票、电话费、餐饮费、书报费、家居水电费、煤气费、房租收据、超市购物券、洗浴按摩发票…………换句话说,你只要在这些栏目工作,你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乃至娱乐享受,就全由工作单位给解决了。理论上你不必为个人消费再支付一分钱,还有数量可观的盈余。

稍微次点的栏目,就会为员工的报销数目设置一个相当高的“上限”。比如我曾经呆过的《经济半小时》栏目,最基层的小记者,刚刚入门的那种,只要有出门采访任务,当天的餐饮交通费标准就是300元。在这个限度内,花多少都可以报销掉。花不完的话,也不会退给你钱。试问:在这种公然奖励奢侈惩罚节俭的体制下,焉有不腐败之理?其结果必然是浪费成风,人人都在琢磨多花钱的技巧。

最差的栏目,往往是为员工制定一个“经费制”,就是完全机械的以量计酬。无论节目成本高低、质量优劣,每做一个,就可以拿到固定数额的报销数目(前提是你先把那些车票、机票、电话费、餐饮费、书报费、家居水电费、煤气费、房租收据、超市购物券、洗浴按摩发票…………等可供报销的发票拿到制片人跟前)。这样的结果,除了一如既往的鼓励“多搞发票”的运动外,还促成了员工一种独特的“省钱观”:大伙都竞相去做低成本低质量的垃圾节目。我的一位同学,是一个文化类栏目的编导。他们节目组的标准是:一个节目3000元。你去新疆、云南、广东这些最远的地方做节目也是3000元,可能连机票钱都不够;你就在北京市区做节目,也是3000元,可能除了车票钱和摄像师的报酬外,几乎不花什么钱。于是结果可想而知:节目质量越来越下滑,精品越来越少。很多人反映央视的节目不好看,我看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就是最大的祸根之一。

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了:无论穷栏目还是富栏目,员工薪酬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发票。一句话,你的收入有多高,完全取决于你能够弄来多大数量的可以被报销掉的发票。

所以,央视人的一个固定思维就是:每天都在掂量和计算“毛发票收入”和“净发票收入”。“毛发票收入”,就是你报销发票的总量,你从制片人那里得到的钱数。这些钱里面,有一部分是你实际消费掉的,比如吃完了玩完了,一共花了多少,然后公家通过报销替你买了单,没有掏私人的腰包。去掉这部分之后,就是“净发票收入”,也就是你实际没有消费、却通过报销发票的方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现金。说白了,就是到处去买发票。

买发票无非两种途径:买真发票、买假发票。

毗邻央视的餐饮一条街上,经常见到有人进门就公然询问“老板,有发票吗?”,这些人都是央视的工作人员。他们直接从各行各业的经营者手中,以相当于发票面值10%的价格,买到自己需要的数额的发票,然后回单位报销即可。

另外一种,就是直奔西直门而去了。那里的发票是假的,买卖双方都心照不宣、各取所需。好处很明显———价格更低廉:8%甚至7%搞定。

有的朋友可能会替央视员工们担心:买回来假发票,一旦被领导或财务人员看出来怎么办?岂不把自己的钱就砸进去了?这个问题,观众大可不必替我们央视人担心,因为敢于去买假发票的人,从来都是有信心可以安全而顺利的报销掉假发票的人。正所谓有备而无患。

能报销掉多少发票、甚至能不能把假发票像真发票那样报销掉,完全取决于制片人一句话。你在宣传立场上更加与制片人的要求相吻合、你在工作过程中更加与制片人的偏好相一致、甚至你与制片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都能保证你报销掉更多的发票,得到更大的物质收益。

换句话说,央视存在这么一个收入公式:做事迎合制片人口味——制片人高兴——发票多报——收入增加。

你想拿钱更多,那就很简单也很难:做事迎合制片人口味。在此“迎和”过程中,不知上演了多少丑恶:既有人的私欲的贪婪和堕落,也有个人意志和独立思维的沦丧。

简而言之:前者造成了物欲的横流,后者造成了人格的消亡。这两点,恰恰是新闻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和“无冕之王”的死敌。全世界的媒体都视之如洪水猛兽,中共及其掌控下的媒体,却对此趋之若婺,公然践踏全人类的道德底线。

央视及其下属机构和人员,每年从纳税人和有求于他们的国民那里,拿走了多少金钱、浪费掉多少财富、侵吞了多少民脂民膏,几乎难以估量,究其根源,中共刻意扶植和庇护下的“报销”制度,是最大的一个黑洞。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必然要考虑一下性价比的问题。中共也不是傻瓜。那么,中共长期花如此巨大的成本,眷养这么一个庞大的机构,究竟有何目的呢?请看本系列后续文章———《“政治挂帅”:新时期下的意识形态怪胎》。@(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热点互动周五热线:也谈“大国崛起”
中国大陆学者评“大国崛起”
央视搞笑“采访”奇观:举稿示读,照本宣科
普法日千名访民聚“央视”与 北京警方对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