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伦奇:深圳中产阶级对政府说“不”

弗伦奇

标签:

【大纪元12月23日讯】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诞生地,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巨变后,它已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拥有着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就是这个新兴的中产阶层,在获知政府要修建一条横跨拥挤的市中心的高速公路后,便立即组织起来发动了一场与市政府抗争的运动。此外,在抵制高价的房地产市场和基层选举方面,深圳中产阶级也正在展示出自己的力量。

这条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是深圳南坪快速第二期工程。针对这段最有争议最具破坏性的工程,深圳市民所发起的抗议行动,已迫使官方改变设计,从而减少这条公路的污染。纽约时报指出,深圳中产阶级所展开的旨在赢得政府部门让步的努力,已经变成了一场里程碑式的运动。

其实,这样的抗争事件发生在深圳,发生在这座早在26年前就已享受到中国改革开放成效的城市,并不是偶然的,尽管随着其经济的扩张,它已成为全国的样板城市。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数倍增长的疼痛,中国紧抓不放的发展高于一切的局限性,使深圳的发展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预演,甚至是一个警告。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深圳百分之二十八的年平均增长率,可能会让其保持一段时间的纪录。纽约时报的文章指出,但深圳为这个成功现象所付出的代价却是痛苦而明显的。一年中绝大多数日子其天空都被厚厚的刺眼烟云遮挡着,居高不下的犯罪率,过去几年在招工上的无所作为,已使这个城市越来越难找到工人。 

不过,深圳可能正在某些方面向中国其它城市传递着一些更有希望的改变的声音,因为这座城市的中产阶层已经悄悄扩大,其规模可能要比中国其它城市都要壮观。针对地方官僚机构的统治,这个庞大的中产阶层开始愤怒起来,这个新富裕阶层所发起的平静但却有着很好组织的挑战,可能对这个国家的未来产生最深的冲击。

深圳居民对修建南坪快速所展开的抗议,已吸引了西方媒体的关注,其中最有代表性是就是10月下旬数百名居民举行的抗议示威。曾有报导说,10月20日,深圳宝安区500多名居民对南坪快速第二期工程举行示威,示威者表示,由于部分路段会兴建在居民楼下面,届时车辆经过时所排放的废气、噪音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

示威民众高喊口号,挥动横幅,呼吁当地政府倾听和尊重人民的合理要求。示威者甚至一度与警察发生推撞,最后导致大约有10人在冲突中被捕。

示威民众表示,他们将继续进行抗议,要求政府重新考虑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据悉,早在2003年,就有300多户业主举行抗议活动,并最终迫使政府重新修改高速公路修建计划。

组织并领导抗议示威活动的是62岁的前火箭工程师钱胜曾(译音),他对纽约时报表示,“许多人都嘲笑我,因为他们对政府没有信心,他们认为政府正无可救药地腐烂掉。不过,我们的观点是,可能还有一线希望,政府需要我们去推动它。”

象中国许多城市一样,新富裕起来的深圳,在经济转型期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中,居民们的房地产拥有权,要比其它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红火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让这个新兴的阶层获得“新生”,由于这些人想实现中产阶级之梦,为了拥有房产而突然背起如此沉重的财政负担,他们已被称为“抵押贷款的奴隶”。在深圳出现的这个新兴的有房产的阶层,还已倾其全力在房地产市场进行抗争,为迫使房价下跌也曾进行过抵抗。

面对日益攀高的房价,深圳市民邹涛(译音)在2006年4月发起“不买房行动”,号召人们3年之内不要买房,以期待楼市的正常回归。这个活动得到了中国各地消费者的支援。在4月26日到5月8日的短短13天里,参与者便超过16000多人。

32 岁的邹涛是资深民间公益志愿者,2004年以来多次担任深圳市相关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邹涛表示最早关注房地产市场问题是在2005年的10月,当时在参加深圳市停车场涨价收费听证会时,就有市民向他反映“楼市不正常”。为此,他专门做了调研并得出结论:目前一些城市的房价畸高。

4月 25日,邹涛在报纸上看到一季度深圳市房价同比上涨了百分之二十、每平方米均价达到8700多元的报导。第二天他就在网路上发表了名为《深圳市民邹涛关于发起“不买房行动”致全社会的公开信》。在信中,他质疑了房价的虚高,恳请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调控房价,并呼吁广大市民在3年内不要买房。

邹涛认为政府应该从打击炒风和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个方面着手,制订出严厉的惩罚措施和细化的帮扶政策,加大执行力度,防止政策走样。广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兴桂教授认为,“不买房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监督,它的出现反映出当前消费者和开发商的矛盾尖锐。

纽约时报12月18日的长篇文章还指出,深圳中产阶层除了抗议政府修建高速公路和抵达购买高价房外,他们还开始了新的地区级的直接选举,他们希望此举能够使市政府对他们的需求作出更迅速的回应。此外,深圳还拥有一些像因特虎(Interhoo)这样的由独立专业人士组成的地方研究团体,针对市府政策进行讨论,并发布带有自己立场的调查报告,就市府的发展策略和其它问题进行游说。

深圳市当地研究机构、中国发展研究所学者陈劲(译音)表示,“在过去二十五六年中,深圳的新政治、经济和文化正在形成,在公共问题已经出现了一个觉醒的意识。拥有6000多名成员的因特此讨论这些问题,已经出版了一些对政府有着极大影响的书籍。”

中国的一些学者和其它研究深圳发展的专家指出,深圳正变成此类中产阶级市民运动的摇篮和领先者,其实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从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开始,毗邻深圳的香港就对这个“试验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座在八十年代初建起的新城市,新的移民人口已为这个城市贡献出一种更伟大的个人主义文化,同时也贡献出要比中国其它城市都要更冒险的精神。

文章指出,尽管这种参与民主的政治活动在中国乃至各级政府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所进行的调查则显示,深圳中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其总数已经超过了其1200万城市人口的百分之十。绝大多数人相信,这样的比率要比中国其它任何城市都高出许多。民间领导者指出,在中产阶级人数不断增加之际,他们期望看到能有更多人参与这种市民运动。

在一家电脑公司任软件专家的江山(译音)表示,“这是一个涉及到我们自身利益的斗争过程,已遭遇到来自政府机构的不少阻碍和压力,的确很困难。从长期来看,要想获得一个好的结果,我们必须加强法律学习,其中包括选举法。”

江山可能要比绝大多数人都清楚这场斗争的艰难。他与深圳一小部分中产阶级居民一起,一直站在这场斗争的前沿,他们想把具有象征性的街道办事机构的选举,变成一场市民生活中的真正力量。

为了试图解决众多的跟房地产管理相关的案件,江山开始提出一系列法律诉讼。在遭遇一连串的失败后,江山决定向其所区域的人大代表的帮助,但最后却发现此人也是其诉讼案的一方代表。江山对纽约时报说:“我只在那个时候才意识到,根据选举法,如果我能在社区得到足够的票数,我就可以变成一个代表。”

随后,江山为了获得注册候选人的资格,他得到了足够的支持,但最后却被官方给否决了,理由是他不是深圳的居民,甚至没有资格参加当地的选举。在选举日前夕,江山就其选举权被拒绝而提出诉讼,但在投票的头三天,选举官员却试图闯入他的住宅。最后他同意在外门与选举官员会面,被告之可以允许他参加选举。随后,法庭官员出现了,告诉他他可以成为一个候选人,但条件是他必须放弃他的起诉。

官方的提议最后被江山拒绝,他说这个程序实在太腐败了,令他无法参与。他的诉讼案最后也不了了之。在2006年9月28号深圳市举行了新一届区基层人大选举投票中,前往参与投票选民寥廖无几。一些维权人士或独立候选人对政府违规操作不满,退出参选。有些选民在选举过程中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攻击和警方骚扰。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在中国仍然是党在控制选举,这样的选举完全是在走过场。

深圳地方报纸和电视台都没有对选举进行报导。选民投票率极低,有些区的投票率还不到百分之十。一些敢言的维权活动人士被剥夺了选民资格或者被迫放弃候选人资格。福田区由于对政府干预不满而退出选举的两名候选人之一的马建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选举的过程中发现了包括补登选民在内的许多违规操作行为。但是投诉却无人理睬,退出参选是因为怀疑选举的合法性。

马建华说:“对于我和选民来说,虽然我们失去了一次机会,但是,我们不后悔这样做,因为我们这个做法比完成它这个选举更有意义。我们也希望能够对某些政府官员,或者某些部门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我们希望他们在以后的操作过程当中,能够依法办事。”

在罗湖选区,因选民资格问题而诉诸法律维权的活动人士江山和他妻子在选举日受到一些身份不明的人的攻击。江山在接受采访时说:“没想到,在两个小时左右,就有一群人,戴着墨镜,五六个人左右,就直接进来了。直接进来之后,就冲向我和我太太,抢夺我的摄像机,把我的摄像机抢走之后,把我摔倒在地上,包也摔掉了。这时候,站在旁边的五六个警察就开始出手了,把我推出选举现场,把我带离现场。”

马建华女士最后对纽约时报说:“如果我继续参选,我也会输掉。但用放弃参选,至少我可以向政府发出一个警告,这样在未来就可以做得更公平更合理一些。它就像是个提醒,‘当心了,你们不能再侥幸得手了。’”

── 原载《华夏快递》
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6(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沃尔玛中国总部建中共党支部
黄泰:沁阳当局兵败“超国民待遇”
深圳人民医院再被揭乱收费
台北法院旁听  北大学者吴丹红:纯学术研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