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研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标签:

【大纪元2月11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夏爱茗采访报导)中国国务院星期四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确定了今后15年将中国社会研究开发投入提高到GDP的2.5%以上,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中国国务院9日发布的这项科技发展15年的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着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着增强,进入技术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个4万多字的《规划纲要》对中国未来15年在各个科技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规划和部署。

山东大学物理学教授孙文广对此谈到—

孙文广:“中国现在经济增长到了9%,但是这个很不可靠,因为现在主要靠人力投入了,大量的农民工、廉价劳动力的投入,而这个投入是有限的,产品都是附加税比较低的产品。在这个情况下它就想提高竞争力,让科技的成分高一些。”

孙文广教授还谈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孙文广:“现在中国的科技是相当的落后,主要的原因第一就是政治体制,第二就是教育体制,第三就是科技本身管理的体制。政治体制的话,干部是自上而下都的任命制,没有一个民主的过程,也没有一个竞争机制,往往一个部门的首长他就要压制下面的科学家,不让他出头。

那么做为教育体制来讲的话,它实行的是从分数上来追求分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比较死板,会背书,但是其它方面就很难了。

另外,科技体制从上到下就是用科委,还有一些大学及科学研究所这样的管理体制。那么这个体制下面的经费分配、人力的应用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你比如说上面来了经费了,那么他首先想到的是就盖个大楼吧!至于是不是要到外国去买些仪器回来,或者是买些图书,这方面它就很不重视。就是这样一个体制下面发展科学肯定要受到很大的阻力。”

英国利物浦商会中国问题专家吴克刚认为,中国提出发展科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中国目前发展科技的优势和劣势,吴克刚认为 —

吴克刚:“中国的优势就是它人多,现在产业政策也好、科技政策也好,投入在科技发展追加的应该是愈来愈多。

中国的劣势就是因为它原来起点比较低,所以它这三十年一直都在赶。另外,就是中国现在还在逐步吸收或者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科技的管理体系,技术的产业化等等,这些东西的话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的15年科技发展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全社会对科技的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由目前的1.23%提高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

对此,吴克刚认为:“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对中国来说应该是可以达得到的。

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减到30%以下,因为中国现在的出口主要都是一些中低层次的技术产品,技术型的出口产品现在还大多数是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但是中国这些年在引进技术以后,在技术本土化的过程里面已经是做了不少的工作,我想这个也可以达得到。

论文达到全世界论文发表的前五名,这个我现在就不好说,中国现在还没达到很高的排名,但中国因为是一个大国,所以搞科研的人多、量也大,也许它也能够达到吧。”

孙文广教授则认为,在15年中,除了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5%这个目标能够实现之外,他对其它目标能否实现,并不乐观。

孙文广:“我认为它这个政治体制不改是不行的,政府官员应该民选接受监督的,要没有这些条件的话,再多的资金都是可能被贪污腐败的流失掉,不能够有效的应用。”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太空核武紧追美苏 中国经济何时赶上美日
金正日中国行:取经还是取金?
中国将在南极建野外科学观测站
中国去年可能取代法国跃升全球第5大经济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