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澎湖春耕防风措施全台仅见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许耀彬澎湖县二十一日电〉节气已进“雨水”,澎湖县乡野间已见农民春耕画面。但因为天候仍然不稳,东北季风时而歇止时而狂吹,农作幼苗难以成长,澎湖先民为此流传下来的简易防风措施,全台仅见且数量与种类不少,在田垄间蔚为澎湖农业特色景观。

澎湖县位于管状的台湾海峡中段又无高山,冬季直接承受强劲的东北季风与高压,每年一月至四月仍受东北季风影响,虽然气候逐渐转趋稳定中,但仍然会有像气象俗谚形容的“春天后母面”、“三报二静”说变就变的气候特质。因此,东北季风仍然很冷冽,不稳定的气候间接影响春耕活动,尤其农作幼苗最怕的就是未歇止的东北季风,所以澎湖早期先民留下许多利用现地资源施作防风措施的方法。

王姓老翁表示,他从小从事农耕到现在,每年的初春时节,就得要全家总动员,制作一些防风设施,才能让农作物幼苗度过寒冷和强风。这些都是早期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方法,至于制作材质也因为现在有了塑胶等材料,所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王姓老翁说,澎湖原本就比较干旱,土壤也比较贫瘠〈碱性土质〉,而初春多少会有雨水,所以大部分都会在新年过后着手翻土播种的作业。不过东北季风仍然很强,所以必须要有适当的防风措施,尤其是瓜果类更需要这项防风措施,幼苗才会长大,夏秋也才会有较好的收获。

王姓老翁指出,澎湖农业防风除了用珊瑚礁或玄武岩石块堆砌成挡风墙外,还会利用菅芒〈学名为滨芒或五节芒〉栽种在田边北侧挡风,或利用晒干的芒草秆编制矮篱笆来挡风,若没有适当材料,便就地取材以畚箕口垂直插入土中,畚箕底面必需朝北或东北的强风来向,再取土和湿垄贴在直立的畚箕底部,就形成背风的围垄,待定型以后,再播种于围垄中,如此刚长出的幼苗便有防风措施。

王姓老翁也表示,现代塑胶材质有很好用,例如黑防风网和透明薄塑胶,都可以用来挡风。尤其利用透明塑胶圈围作物幼苗,加上顶盖防风又防寒,就好像在田垄中设置一个个白色透明的“蒙古包”,数量一多当然感觉很好看。

澎湖先民留有许多遗俗,不论是民俗活动或产业衍生出的生活技能,都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尤其这些防风防寒的简易措施,不论材质如何,都是澎湖特有的农业景观,不仅全台仅见,也只有这个时节才见得到,制作方法和种类值得有系统地保存下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