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赛系列:旅外年轻打者挑大梁 国内职棒良性竞争

标签:

【大纪元2月24日报导】(据中广新闻报导) 这一届经典棒球赛的中华队,跟过去的中华成棒队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美日职棒联盟大幅度开放旗下球员代表祖国参赛,中华队从曼谷亚运以来,一路征召旅外球员,但真正替中华队立下汗马功劳的选手,算起来还是王建民、曹锦辉、张志家等等投手。(陈楷报导)

野手部分除了陈金锋6年来一枝独秀以外,其他球员在打击上有一大段落差,7年来中华队的旅外球员在国际赛交出三成打击率,但国内选手只有两成三一,每次中华队国际赛,“贫打”总是球迷最担心的问题。

中华队的总教练林华韦表示,旅外选手既然能被国外球团“慧眼识英雄”,自然拥有优于国内选手的条件。旅外球员长期在美日接受高水准的训练,尤其是这次经典赛,西雅图水手队的陈镛基、洛杉矶道奇队的胡金龙两名内野手归国调整,他们的打击技巧跟观念都让国内球员了有见贤思齐的机会。

陈镛基表示,在国外的训练器材条件,其实台湾也有,但是国外小联盟比赛一年超过130场,几乎每天都有比赛,也每天都会碰到新的投手,打多了就不会担心碰到什么怪投,就算碰到了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

陈镛基表示,国外的打击训练份量不会太重,只要求球员抓准基本的击球点,他观看同队的铃木一朗练球,一朗也不会在练习时打大支的全垒打,反而是对不同的球路打到球场不同的落点反复练习。

陈镛基去国外2年,身材也明显粗壮许多,他表示选手都必须自动自发做重量训练,一个礼拜可能2到3次,相比他在国内的大学球队,1个月可能也不见得做到2-3次。

胡金龙刚去美国的时候又瘦又小,人家还以为他是球员的翻译,但他3年下来也练出体格,他也指出平常球队练球可能只有4小时,但是选手一定得自我要求,针对不足的地方改进,长久下来也培养出选手自动自发的态度。

林华韦则认为,旅外选手不论训练或者比赛,就是比国内选手认真,因为国外竞争太激烈,你不认真自然就被淘汰,林华韦举出陈金锋做例子,说明选手的心态才是关键。

胡金龙跟陈镛基这2名球员都被认为有条件登上大联盟,虽然中华队少了前辈陈金锋,但这也正好是年轻一代旅外小将挑大梁的机会。加上旅日的林威助、阳仲寿等等选手,也逐渐在日本职棒崭露头角,放眼未来的北京奥运,中华队将可以排出全部旅外的内野手甚至先发9人,对国内职棒选手当然是刺激,但也是最好的良性竞争。

相关新闻
王建民彭政闵 放弃经典赛
王建民缺席世棒经典赛  南韩队喜出望外
经典赛移训酒醉风波 LA NEW不惩处黄龙义
澳洲闹酒失态 熊黄龙义、林智胜鞠躬道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