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买衣比喻上大学 网友强烈反弹中国教育部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13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二日电)中国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日前回应“上学贵”问题时说,教育是1种消费,北大清华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老百姓的观念应改变。但中国网友认为王旭明意指“没钱就别接受高等教育”,引发强烈反弹。

香港“星岛日报”今天报导,今年中国人大及政协“两会”代表对“上学贵”问题反映热烈,王旭明作回应时表示,学费问题应当转变观念,在计划经济时代,孩子从小学到大学花的钱很少,因为国家都给包了,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形势发生变化,非义务教育已成为家庭消费,要根据经济、智力及实力来选择。

王旭明认为,北大、清华等优质教育资源有限,自然比较贵,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1万元1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1百元1套的衣服穿。”

他说,现在很多人不考虑自己实力如何,都想让孩子往好学校挤,这是非理性的,也是形成“上学贵”观念来源之一。

但中国网友认为,王旭明的意思是,“好大学属于富人,大学教育是高消费,腰包没钱别进来;老百姓不懂教育;人民的观念有问题,需要转变。”

有网友表示,“说出教育是种消费这样的话来,不能看作是无知的推搪,而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作风和为乱收费保驾护航”。

网友说,“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目前的高校教育不是1个教书育人的学府,而是1座利用其垄断性而进行商业运作的公司?”

还有网友质疑,按照王旭明的说法,“北大、清华这样的优质高校1张录取通知书就可以进行拍卖了,谁出价高就给谁。”王旭明把教育比作是“逛商场买衣服”,与前段时间强调“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言论自相矛盾。

网友指责王旭明的意思是“没钱就别接受高等教育”,于是有网友在网路上发动联署:“强烈建议教育部向全国人民道歉﹗”

相关新闻
李家同:一支未好好训练的百万雄兵
警世言:“人生茫茫路”之杂谈
俄:中国没采取措施避免污染重演
中国农村存在3个“剪刀差”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