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评论胡访美 不满意的访问

标签:

【大纪元4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冯静编译) 胡锦涛上周访问美国,,从最初两国礼仪规格的分歧到美方在白宫仪式上的失礼,都为胡的来访罩下阴影,虽然布胡在某些问题上意见一致,但胡访美并没有消除两国之间的隔阂,两国关系依然复杂。《新闻周刊》评论说,胡锦涛访美可能只有一件事感到安慰,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看到他在白宫仪式上的尴尬,但这个消息正在通过互联网用户迅速的传播出去。

不满意的访问

《日本时报》4月25日发表社论指出,目前美中官方都描述两国关系是”复杂的”,其所有的复杂性在上周胡锦涛首次作为国家主席访问美国期间已表现出来。

社论说,对于北京来说,胡锦涛访问美国最优先考虑的事是期望得到美方的重视。因而 ,北京迫切要求美国给予完整的国是访问的规格: 21响礼炮致敬、与布什总统在椭圆办公室的会议、一顿白宫国宴晚餐。但美国只同意午餐,而不是晚餐,国旗也没有像其它国家首脑访问期间那样在路灯上飘扬,并且美国视胡来访为”工作访问”而不是”国是访问 “。这个分歧是重要的﹕对礼仪的商议有损于双方关系,以及两政府间的隔阂使会议的主旨失色

布胡的会谈实质上很复杂,虽然安排的政治议程很充分。两国同意限制朝鲜半岛的核武器。但布什要求胡施加他的影响力,以促使平壤回到谈判桌上,而胡则敦促美国应对北朝鲜更加灵活,暗示了华盛顿和平壤都应为会谈陷入僵局而负责。两者对于如何处理伊朗和质疑它的核项目,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布什施压北京在联合国安理会支持一条更强硬的路线,而胡提出异议,像通常那样,他更倾向于促进对话而不是制裁。

社论还说,布胡在几个问题上意见一致: 需要遏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采取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平衡的经济关系,甚至促进中国民主。但那些宗旨如何达到还是个问题,并且这次访问几乎没有消除二国之间的隔阂。

但布胡也相互怀疑。美国关注北京的长期意图,关注因缺乏透明度而被夸大的国防开支。美国国防部文件提到的”对等竞争者”可能指向中共。同样,北京担心美国的围堵政策,复苏的美日联盟,华盛顿与印度稳步发展的新关系, 以及美军在太平洋调整部署。

社论说,今年是美国的竞选年,中国国内增长的社会压力,对伊朗、伊拉克和北朝鲜的发展增加的关注所形成的紧张局势,使两国关系更加复杂。

布胡会在翻译中变味

《新闻周刊》封面日期5月1日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胡锦涛访美可能只有一件事感到安慰,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看到他在白宫欢迎仪式上极其尴尬的窘态。更确切的说,没有立即看到。

对于上周胡在美国的访问,中共控制的新闻媒体对中国国内只报导了经过仔细挑选的内容。尽管北京3万多网警的协调努力,然而,使胡尴尬的详细报导仍然通过视频传送到这个国家的互联网用户当中。

文章说,对于讲究体面的中国人,这个访问在开始之前就是问题。胡的随行人员一直期望正式的国宴,然而他们不得不满足于一个午餐。当美国主持人宣布白宫欢迎仪式开始,竟然错误的念出胡的祖国为”中华民国”,而这是台湾的正式国名。

然后,主持人的失礼几乎立刻投下阴影,当胡试图陈述他的开场白,不料竟会被一位使用临时新闻证件的人权质问者打断。她呼喊,”胡锦涛, 您的日子不多了!”。

文章还说,这之后在椭圆形办公室布胡会面时,布什向胡表示个人的道歉,他说,”很遗憾, 我抱歉发生了此事”。这些措词也许对北京的官方翻译们形成一个挑战: 汉语语言至少提供四种优雅的调整方式表达英文的”抱歉,” 国家新闻为了给胡保留最多的体面,将需要仔确考虑美国式道歉的细微差别。虽然事件本身在中国被消声,但这个消息正在不受阻碍的通过互联网用户迅速的传播到群众中去。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胡锦涛打得什么主意,动的哪些心思
华尔街日报:扁忧心台湾对中国的依赖
扁:文怡事件凸显中国人权纪录恶化
非洲既爱且怕的东方巨人─中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