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宫到大艽芎古道

张三 撰文、摄影

人气 40
标签:

纵横桃花源,想要好好的了解桃园地区,人到中年,想要把身体练好,也想要将大溪到石门水库的山势地理,好好的了解且实地走一番,还有另外的一个目标是通往慈湖的后山,这样对整个方位路径,就会有一点粗浅的了解。

从大溪经溪洲山到龙潭,山势绵延不断,登山口多处,常可此上彼下,简单的绕一圈回来,多次在这附近寻幽,上回登溪洲山看大艽芎古道的相关路径,不长不短已走了多次,看地图可以从大溪宫走上来,大溪宫在那里?还没走过,就从大溪宫绕一圈,再走大九芎古道回来。


大九芎古道,绕一圈回来,水中土地公庙,来过多次,在起雾时,在冬日里,在油桐花满地时,这次岁末,找个时间再去水中土地公庙看看,希望能再次的登岛看土地公,不过走到头寮大埤,看到有水充盈,没能上岸略感失望,后来想想,就沿岸绕一圈再回来也不错,当然也有乌鸦声,不过没有上次那么多,上次来,很冷的天气,特别的有那种残冬的味道。

远望土地公庙,在山峦的层次下,显得静寂,太阳没有很大的时候,这里很有国画的味道,旁边有石铺的步道,可能是依托邦社区建的,两旁有咸丰草,步道中段有点荒废,走起来感觉仍然不错,有较大的树木,枝桠横亘,衬在水湄,我往下看到通往梅鹤山庄的路,头寮大池水位较高我忽然想到“水淹金山寺”,当然这一池水也不大,另一池水位又更高,流到头寮大池,再流下去灌溉,前面的路好像不通,绕了半圈回来,照了一些相,这样也就可以了。


忽然想到另一条大溪宫的路,也可登到大艽芎古道,往回到竹篙厝,直行大溪宫,走没多久,右边是香光寺,附近一片禅林,门口种的植物,都有点特别,从香光寺前可看到大汉溪,再次来时阳光潋滟,仍有一些秋日稻穗的景象。

续走往大溪宫,前面就有一条约一公里的平路,两侧夹林,看起来感觉就很舒服,有点武侠小说的味道,这条路看起来就像是少有人走,非常幽静的样子,庙在远方,一直有招牌指示着前往,到底是一块空地可停几辆车,可以看到大溪宫在上面,庙前往右的路,不知道通往那里?。


上面就是大溪宫,一上去就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土地公,上头就明显的刻上大溪宫三字,我一看就感觉和水中庙“履丰宫”非常的类似,不过被薰的较黑,没有刻着年代,底下有土地公的座骑虎爷。

我想要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看到顶上所献的匾,多是题八十年庆,是在丙子年1996年,这样八十年前就是1916年,也就是昭和三年,大溪宫题得匾的多是桃园地方人士,换算到今天就是约90年,我向庙方询问事项,庙公跟我讲他的叔公林源道,就是这附近朝日煤矿的老板,这座庙是盖来保佑碳坑平安的,朝日煤矿它们称为ASAHI碳坑。

他们请我喝茶,顺便聊聊天,他们也告诉我这里的地理风水好,我往前看,真的可以看到前方龙潭中科院附近,我询问前往溪洲山的路,原来就在往后方的路上去,往上可大艽芎古道及溪洲山,往上走到棱线约四十分钟可达,庙方正准备要用废弃的木料,来修往上的路。


往上走到棱线,都是上坡,刚起始没多久的上坡处,有一点简单的驳坎,还有几处有架木梯,最后一段处,上头是巨岩,走到这已经很多汗,且喘的厉害,休息一阵子才继续上去,棱线的最高处有个水塔,这条路就是从大溪百吉到石门水库溪州山的山势,总算是到顶了,慢慢往大艽芎古道走,沿路都是下坡,走起来满轻松愉快的。

路上可看到两座电塔高耸而立,有一个展望台,往下看水中庙,也看清旁边往梅鹤山庄的路,山庄隐于一片丛林里,我希望有机会从山上看到干涸的水中庙,不一会儿,已到大艽芎古道和通往湳仔沟古道的分岔口,不到二十分钟直下到大艽宫,已到平地就慢慢的走了。

往回看,远方山顶有两座电塔,原来刚刚才从那走下来的,绕一圈回来,再经过水中庙,不知道要等那一个岁修汛期,才能再次登临,很想再上去看看,“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可是也真的不知道何时再干涸,也没有这种属于文化意境的通报系统,只待有缘了,路旁稻田,有人翻耕,已经有开始在种东西,有绿色的苗,看来春天真的不远了。

往回到竹篙厝空地取车,这附近也有路到十一指古道,不过我没找到这个方向的入口,也没意愿现在再走一次,从大溪宫绕大艽芎古道一圈回来,心里已经很满足。

——本文转载自虎茅庄的旅行http://www.wretch.cc/blog/tigergrass&article_id=2807555@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淡水河的左右岸
北横一日游
华山酒厂
华山酒厂 人气 11
研究:在飞机上睡觉前喝酒 威胁心脏健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