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劳动者不堪承受之重

梁京

标签:

【大纪元5月2日讯】在今天的大陆,没有别的公共假日比“五一劳动节”更具讽刺意味,更容易让劳工阶级产生被背弃和嘲弄的屈辱。以解放劳动阶级的名义夺取政权的中共政权,自九十年代以来在所谓市场化改革的掩护之下,与国际和国内资本勾结,无耻地牺牲劳动者的权益,疯狂地谋取超额利润,正在给大陆的劳动者带来不堪承受之重。

最近的一个具体事例就是北京政府提出的计程车调价方案。早就有人指出,北京的计程车管理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一种。这一安排把所有的市场风险都让计程车司机承担,投资者的垄断利润之高,举世罕见。有人估算,计程车公司的投资者,两年就可以收回购车的全部投资,其余六年,可以得到相当三辆新车价值的利润,而且毫无风险。这样好的买卖当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插手,而必须朝中有人。这在北京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一些学者多次试图利用人大和政协开会推动改革,但最终都没有结果。

一年来,由于汽油价格不断上涨,政府不得不责令计程车公司给司机发补贴,这自然减少了公司的利润。现在,面临油价进一步上涨的前景,有权势的计程车公司终于忍耐不住,他们推动政府全面提价,企图把汽油涨价的后果完全转嫁给司机和消费者。但麻烦在于,这样的价格调整,现在必须举行听证会。于是,北京市政府在听证会举行之前,就明确宣布了提价的方案,造成一种非提价不可的形势。正如人们事先已经预料的那样,在四月26日举行的听证会上,政府的意图没有遭到有效阻击。

计程车价格和管理的扭曲所影响的毕竟是有限的劳动者,权力与资本在大陆相互勾结给广大劳动者带来不堪承受之重负,更突出地反映在大陆住房市场和价格的全面扭曲。目前大陆经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中央当局抑制房价上涨的措施再度失灵,房价上涨速度的反弹又开始威胁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有媒体报导说,大陆房价上涨势头之猛,已经到了令一些房产大亨,如潘石屹也感到不安的程度。

大陆房价的水准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劳动者能够承受的水准,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如此高的房价还要抑制不住地上涨呢?经过不断的争论,人们对大陆高房价背后的原因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

据“经济观察报”不久前的报导,早在九十年代初,世界银行就支持大陆对住房改革进行研究,并且给了大陆十亿美元的无息贷款支持住房改革试点。负责研究的课题组已经认识到,住房市场要满足两个不同的需求,一个是消费需求,另外一个是投资需求。对于多数劳动者来说,由于收入较低,他们不可能有投资需求。因此,要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政府必须确保廉租房的市场供给与劳工阶层的支付能力相平衡。但是,大陆政府根本就没有理睬这样的研究结果,他们不仅挥霍浪费掉了世界银行的十亿美元贷款,而且把住房改革引向了一条错误的路径。

大陆当局打出的旗号是“居者有其屋”,这不仅方便了他们很快把原来属于公家的住房统统分给了自己,而且方便他们甩掉了对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的责任。在迫使每一户人家都大量积蓄来买房的同时,大陆地方当局的财政利益却与高房价直接联系在一起。房价越高,地方的财政利益就越大。因此,地方当局一方面想方设法给有关系的开发商提供廉价土地,同时又暗中支援他们提高房价,牟取暴利。

权力与资本在住房市场上的勾结,正导致越来越荒唐的现象:一方面卖不出去的新房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房价却越来越高;一方面,按人口平均的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准,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住房。更有大量民工拥挤在简陋的工棚中,拥挤在“城乡结合部”的各种违章建筑中。

五一前夕,大陆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中青报”发表文章,号召国人对农民工的劳动感恩。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大陆劳工阶层遭遇的巨大不公,已经让社会感到不安。问题是,这种猫哭老鼠式的感恩,能够消除劳工的不满,并阻止他们的抗争吗?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梁京:2006——考验当权者的政治智慧
梁京:GDP测不准与大陆百姓的生计
梁京:谁是最不幸的共产党人?
梁京:胡温的新三农政策为什么行不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