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信义区.虎山棱线步道(奉天宫步道)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33
标签:

新春期间,各大风景区都人满为患,景点愈出名,塞车愈严重,不如在家附近爬山,可省时省力。今天趁着风和日丽,前往住家附近的虎山棱线步道。这条步道是南港山、四兽山一带的所有步道当中,离家最近、最容易亲近的登山步道。

虎山


虎山是丘陵地形,地势不高,大约一百多公尺而已,山势宛如一只趴着的老虎。虎山是数百万年前造山运动地层推挤造成的,地势为西高东低倾斜岩层,形成所谓的单面山的地貌。西面的山头可看见裸露的巨岩及悬崖峭壁景观,东面则是平缓倾斜的山坡。

虎山棱线步道登山口,位于奉天宫左侧。


虎山棱线步道贴近西面高处,居高俯临,信义区就在山脚下,高楼公寓鳞次栉比。若是选在黄昏或傍晚时上山,夕阳余晖,夜幕渐沉,华灯初上,万家灯火,欣赏夜景的气氛最佳。

虎山棱线步道走于虎背之上,登山口的奉天宫位于虎尾。由奉天宫起登,由虎尾爬上虎背,然后抵达高处的虎山峰,步道长约1034公尺,路程短,来回约一个多小时即可走完。

奉天宫


虎山的登山口从福德街221巷进入,上斜坡道后,左侧为瑠公国中,右侧为奉天宫。瑠公国中的原址昔日曾是一座大陂池,称为“中陂”,是五分埔一带农田的主要灌溉水源。“中陂”也是我们中坡地区地名的起源。

我国小至国中阶段,这座大陂池还存在,陂岸经常有钓客在此垂钓。夏日时,陂池也是附近孩子戏水及游泳的好去处。民国六十七年(1978年)左右,瑠公农田水利会将中陂土地捐赠给市政府,陂池被填平,兴建学校。而为纪念瑠公圳创始人郭锡瑠,于是将学校命名为“瑠公国中”。

三十年前,奉天宫只是中陂旁一间不起眼的小庙而已,如今却已发展成为大庙,殿宇宏伟瑰丽,与附近的“慈惠堂”,都成为信义区著名的道教寺庙。

九龙吐珠壁。


奉天宫祀奉玉皇大帝,所以又名“天公庙”。庙宇经过三十年来不断的增修,已有相当的规模,殿内柱石及天花板充满各种繁复华丽的雕饰。我曾看过有线电视某一乡土旅游节目曾介绍奉天宫的庙殿,特别是著名的“九龙吐珠”铜壁。整个铜壁墙面上雕塑九龙吐珠争辉,成为奉天宫自诩的雕饰景观。从奉天宫的山门拾阶而上,来到大殿前的广场,在入口处即可看见这一件铜雕作品。

新春期间,奉天宫显得相当热闹,香客不断,香烟袅袅。

龙山洞,昔称“日本洞”


虎山棱线步道,又称为“奉天宫步道”,登山口就位于奉天宫的左侧,从主殿与香客大楼之间的走道进入,就可看见登山口的石阶步道。石阶陡上一百二十几级,便来到了“龙山洞”。

“龙山洞”旧称“日本洞”,是日据时代的遗迹。二次大战末期,当时日军在虎山的这处巨岩凿出一座碉堡机枪阵地,以做为防御之用。不过并没有发挥作用,日本就已战败投降了。台北城也幸免于沦为战场。

我小学、国中之间,常爬山至“日本洞”这附近嬉戏。曾几何时,这个岩洞竟被宗教团体占据,改名为“龙山洞”,洞内的部分结构遭到破坏,一半的区域成了神坛,另一半区域则成为卡拉OK游乐室。

约两三年前,我曾在书店看过一本介绍台湾各地日据时代历史遗迹的书,内容就介绍了虎山的“日本洞”。作者是日本人片仓佳史,他在台湾各地旅行,寻找日据时代的历史遗迹。可惜的是,他并未能拍摄到“日本洞”的原貌,他造访这里时,这处日军的岩洞碉堡阵地已变成“龙山洞”神坛了。

现在的“龙山洞”附近变得很人工化。福德街221巷的柏油路通到山上,有一条叉路可以通到“龙山洞”,这里有个小公园,有一座水泥凉亭和一座蒋介石铜像。铜像的大理石基座上还写着“永怀领袖.李登辉恭书”。推算年代,应是在民国六十七年左右,李登辉担任台北市长时所兴建的,当时蒋介石才刚去逝几年而已,台湾各地都纷纷竖立表达哀思的纪念铜像。

虎山拥有“日本洞”这样的历史遗迹,相当难得可贵。这座碉堡阵地未使用水泥,完全是利用虎山的天然巨岩开凿而成的,岩洞内有东西向的通道,通道旁凿出四间岩室,还另外在从洞内向上凿出两个类似楼阁的岩洞,岩洞又向外开凿出小洞口,做为瞭望及机枪口。我爬过不少台北近郊的山峰,却从未曾见过这样的日据时代岩洞碉堡遗迹。

最近一、两年,市政府开始整顿四兽山的景观,一些被民众长期侵占的国有林地上的农作物,有的已被强制拆除,重新种植树苗。希望有一天,政府能以公权力使“日本洞”恢复旧貌,使其成为一处历史纪念遗址。恢复旧观其实不难,像我这年龄的当地居民都很清楚“日本洞”的旧模样。

虎山一二0高地


由“日本洞”往上爬,约一、两分钟就来到第一处裸岩悬崖,已能俯瞰市景,而从奉天宫爬到这里还不到十分钟路程。由于地势不高,从这里俯瞰山下,房子、街道及车辆都清晰可见,像是特写镜头。继续往上走,约三、四分钟,便抵达第二裸岩悬崖。这里的地势较高,视野愈佳。从“日本洞”到第二裸岩的这段石阶路仍然保存着传统的砂岩石阶,与三十年前景象大致相同。

爬向第二裸岩处。


由第二裸岩处往上爬,不久就便为现代化的花岗岩石阶路了。约五、六分钟,抵达了“虎山一二0高地”,这里有小块平坦地,有简易的运动设施。原本的水泥凉亭,已改建为木造凉亭,比起从前粗糙的旧亭,新的凉亭典雅多了。

爬向虎山一二0高地,沿途岩石阶已改铺花岗石。一二0高地的展望极佳,信义区就在山脚下。这里有解说牌介绍信义计划区的历史。信义计划区是台北市最繁华的地段,世界第一高楼的台北101就矗立于这个区域内。信义区能有今日的繁荣,渊源于日据时期。

昭和十五年(1940年)时,日本政府征收了这片区域的农田,做为陆军的仓库用地。台湾光复后,这块区域被政府划归为“四四兵工厂”及汽车五级保养场,因此这块区域几十年来,一直维持着完整性。一直到1980年代军事单位移往外县市,这整个区域变更为信义计划区,十余年间,便发展成为今日的繁荣景象。

虎山峰观景台


虎山一二0高地的左右两侧都有叉路可绕回福德街。继续往前走,石阶路向下,来到两峰之间的小鞍部,有一凉亭。接着便是上攀的陡峭山路,但只有一小段而已。以前这段路较有挑战性,现在已挖凿岩阶及设置护栏,可以轻松的爬上去。来到上方处,就是虎山峰了。

虎山峰是虎山棱线步道最高的展望点,有一小型的观景平台。这里也设置了一座日晷仪,可利用阳光照射的投射阴影测定时间。观景平台经过整修,已铺上木地板,周围有雅致的木栏杆。虎山峰大约在虎头的位置,站在平台上俯瞰刚才走过的路,棱线步道正是走在起伏的虎背上。

过虎山峰,石阶路往下,步道旁种植了一排椰科植物。不久,抵达一小鞍部,然后爬上一四方型的凉亭。凉亭周遭有树林,无展望。石阶路继续往下走,就接上了从福德街221巷上山的柏油路。取右行,沿着柏油路往前走,就来到了瑶池宫及松山煤矿一坑遗址。

瑶池宫前有一条往松山路及福德街51巷的石阶路,这条笔直下山的小路是昔日运煤的台车路。我上次走时,还是水泥石阶路,如今已改铺花岗岩。这条步道因山脚下的社区名为“美的社区”,因此被命名为“虎山美的步道”。走下坡路较轻松,大约十分钟,就来到了山脚下。沿着巷子走出去,出福德街51巷,然后走福德街回家。这样绕一圈虎山棱线步道,加上中途休息及停留,约一个半小时而已,省时省力,轻松逍遥。

旅游日期:2006.02.01 

行旅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内湾.南坪古道
内湾印象
内湾印象 人气 10
澳健康部长要求速食食品增贴营养标签
曹长青:反共记者当白宫新闻发言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