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东周卫国都城遗址

标签: ,

【大纪元6月6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六日电)据报导,中国考古学家寻觅多年的东周卫国都城遗址最近在河南省濮阳县浮出水面,这是一处因黄河水泛滥而被泥沙深埋地下、面积近千万平方公尺的古城址,初步的考古发掘显示,其四面城墙被四至五公尺的淤沙层所覆盖。

新华社今天报导,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日前举行记者会说,专家组在对该城址进行论证后一致认为,这是东周时期卫国的都城。

报导说,这不仅是东周考古的重大发现,找到了鲁僖公三十一年(公元前六二九年)卫成公迁都的“帝丘”,还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寻找传说中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提供了重要线索。

高城遗址位于濮阳县东南五星乡高城村南,为配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零零五年四月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濮阳市文物保管所对其四面城墙进行了钻探和试掘,共开挖四条探沟。

发掘显示,整个城址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保存高度约六至九公尺,城墙基础宽约七十公尺,顶部宽约二十至三十公尺,城墙之外有一周护城壕。

考古队领队袁广阔说,两条探沟内都发现埋有人头骨或兽骨架,显示修筑城墙时举行了场面宏大的祭祀仪式。

他说,从墙顶发现的夹杂大量汉代瓦片的淤土分析,该城是因汉代的一次黄河洪水泛滥而被泥沙深埋,当时的街道、宫殿布局等极有可能保存较好。

引起专家高度重视的是高城遗址与颛顼帝的关系。据文献记载:“濮阳本颛顼之墟,故谓之帝丘”﹔“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等。遗址内部现存有清代石碑记述该地为颛顼城,中共建政前此处还有颛顼庙。

不少专家认为,现今所发现的高城遗址,与文献上所记载的“帝丘”相吻合。

相关新闻
女童被害5年凶手未判死刑 父亲背尸赴京
10多亿元县乡公路建设资金被滞留或挪用
河南新乡盗器官谎称尸检 市长受株连
南投三级古迹万兴关遗迹  几近荒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