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厂商预期 缺料问题2-3年内无法解决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7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四日电)外贸协会今天举办台北国际太阳光电论坛,受邀演讲厂商阵容坚强,包括硅原料全球前二大厂美国Hemlock与日本德山化学及电池前三大业者日本Sharp、德国Q-Cells、日本京瓷等对太阳能产业未来发展均持乐观态度,多认为卖方市场延续至2008年以后,预期缺料问题2-3年内无法完全解决。

由于太阳能产业正当红,潜藏的庞大商机,吸引众多新兴投资者的兴趣,加上受邀演讲者都是海内外知名大厂,现场参与论坛者大爆满座无虚席,多位有意跨入或已经跨入太阳能产业的厂商,无不把握此一难得的机会,希望能借机与国际大厂牵上线,其中大同公司董事长林蔚山更出席并全程参与,休息空档不放过与大厂第一类接触的机会,强烈的企图心显露无遗。

与会大厂对太阳能电池未来展望均抱以相当高的期待,普遍认为在2010年以前年复合成长率可维持在22-35%之间,产业一片光明。主要因为石化原料将愈来愈少,环境污染情形日益严重,环保意识抬头,太阳能的使用还在起步阶段,未来成长的空间相当大。

全球太阳能发电供应只占全球耗电量的1%左右,约在1800MW左右,根据国际机构预估,在2040年太阳能发电比重将大幅提升至25%,相当于9000TWh规模,其中最大的需求将来自金砖四国等新兴国家。

面对硅原料严重短缺以及太阳能发电成本仍远高于传统发电成本的问题,全球第一大供应商Hemlock国际业务经理Mr. Hitoshi Takahashi表示,由于硅原料厂的建置耗时较久,一般从决定投资建厂到完工投产通常需要2-3年的时间,也是目前原料供应缺口持续扩大的主因,因此,预枓至少在2008年底以前缺料的问题将难以解决,2-3年内供需翻转不易。

至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过高,主要受制于原料无法充份供应,以致成本降低不易,不过在薄化、转换效率提高以及规模经济不断扩大的发展下,如果太阳能发电每年可以30%的成长幅度扩大规模,每年成本便可降低5%,太阳能与传统发电成本落差将逐步拉近,预估在2010年太阳能发电成本将趋近于传统发电成本。

如果就尖峰用电时的发电成本做比较,传统发电成本相当高,太阳能发电反而具有竞争力,太阳能产业在未来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Hemlock目前硅原料的产出为7700吨,在2008年前将再扩增6800吨产能,2010年前再增4500吨,总产能可达19000吨产能,加上其他大厂陆续开出的产能,届时应可有效舒解原料吃紧问题。

相关新闻
新能源“昶电”利用太阳能 发展潜力十足
德专家︰台湾适合发展再生能源
环署的新家 老屋拉皮要拿绿标章
葡萄牙兴建全球最大太阳能发电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