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应提高对WTO杜哈谈判迫切感

标签:

【大纪元8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吕志翔日内瓦特稿)世界贸易组织“杜哈回合”谈判停顿,但秘书长拉米及核心会员国并未放弃努力,相关国家并认真检讨谈判失败的影响、研拟对策,相形之下,台湾对杜哈谈判仍缺“迫切感”。

杜哈谈判于七月二十四日进入无限期中止状态,拉米当时呼吁会员国应利用“战停”时间,冷静思考、检讨情势,以及调整谈判立场。而同时,美国、欧盟、巴西等核心谈判会员国的贸易部长奔走四方,密切接触,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复谈。

如以巴西、印度为主的“二十国集团 (G20)”将在巴西召开部长会议,农产品出口国“凯恩斯集团”与“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部长会议,都将是贸易部长协调、沟通的重要场域。

杜哈回合前途未卜,复谈期限从五到八个月,甚至两年都有可能,但可以确定的是杜哈回合不会就此宣告终结。首度参与回合谈判的台湾应有效利用战停机会,检讨、强化谈判立场、策略与技巧。

如与台湾同为十国集团(G10) 成员的日本与瑞士,就已开始认真检讨杜哈谈判失败的可能负面冲击,以及谈判策略。

日本专家承认,日本经济的基础是透过WTO达成的全球自由贸易架构,但由于不愿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丧失了在杜哈谈判中的领袖角色。

而台湾对于杜哈回合陷入困境的反应颇为冷淡,除了重申将积极参与谈判,希望成功完成回合外,只有国贸局发表两、三篇专文,一般性分析对台湾的可能影响,决策阶层官员则是保持缄默,业者也无反应。

了解台湾经贸政策人士承认,杜哈回合谈判在台湾迫切感不高,也不是优先要务。   

加入 WTO四年,首度参与多边机制谈判,在工作阶层,台湾确实努力学习、参与,也受到 WTO会员国及秘书处的肯定,但不可否认,也有许多值得检讨之处。 

以谈判立场而言,撇开农业谈判采取全面守势不谈,就是在台湾的“强项”工业产品中,由于为了保护少数“敏感性”产品,而限制了谈判空间。

据指出,电子产品是台湾出口主力,却由于少数家电用品面对进口竞争,台湾决定不参与日本主导的电子产品部门别零关税方案,同样状况也发生在美国的化学产品部门别降税方案。

另外如对低度开发国家 (LDC)至为重要的“发展议题”已是回合的重点之一,即使在谈判停顿情况下,“贸易协助”等仍将持续推动,但台湾在发展议题谈判中仍只是“旁观者”,没有具体立场可言。

建立有效谈判机制与运作模式,是台湾在杜哈谈判中一直面对的挑战,杜哈谈判涉及经济、财政、外交、交通、农委会、金管会等部会,绝对须要最有效的协调、整合。经过四年多的经验,2006年“国家安全报告”明确指出,将尽速设置“专责贸易谈判代表”,统筹全权负责多边、区域及双边的经贸谈判。

事实上,设立如美国贸易代表般的专责谈判机制酝酿已久,现在终于有突破性发展,但如何“尽速”落实这项重要决策,才是关键。

杜哈回合“战停”使 WTO会员国有评估、检讨的机会,如好整以暇真的利用战停休生养息,等到哨音再度响起时,可能会发现落后更多。

相关新闻
宾大法律博士谢笠天成为WTO台湾首位实习生
八国峰会推动 世贸重启多哈谈判
学者萧圣铁:台湾错失洽谈台美自贸协定良机
经贸小辞典:农业协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