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原住民职训方案 社团:部分缺乏系统培训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8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徐毓莉台北十三日电)为促进台湾原住民就业,台湾政府推动各种促进就业、职业训练方案,不过这些方案究竟是否符合原住民需求?天主教新事社会服务中心修女韦薇指出,部分方案在部落进行的训用合一确实提升就业率,不过有些短期传统技艺训练,缺乏有系统的培训计划,受训者竞争力薄弱,对提升就业效果有限。

根据原民会统计数据,九十四年原住民失业率为百分之四点二七,相较于台湾地区民众百分之三点八六的失业率高。

从性别来看,女性原住民百分之四点八的失业率高于男性原住民的百分之三点八六。相较于台湾地区民众,男性失业率为百分之四点零四,女性失业率为百分之三点四八,在女性部分,一般民众与原住民失业率有显着差异。

统计显示,近年来原住民失业率有下降趋势,根据台湾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调查推估,九十四年十二月时,台湾原住民十五岁以上人口有八千五百五十三人在调查期间是从事政府提供的临时性工作,较九十三年五月的九千六百多人少,显示政府提供的临时性工作并非九十四年调查失业率下降的因素。

分析发现,在营造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中,原住民就业人数增加不少,应是原住民失业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原住民族委员会近年来也推动原乡就业机会,包括:观光导览解说、民宿、雕刻等工作机会,一方面增加部落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失业率较高的原住民妇女,能够兼顾家庭与工作。

韦薇修女指出,在辅导原住民就业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少原住民有“交通障碍”,对都会区的大众捷运系统恐惧,因此在就业辅导中还要加上“交通辅导”,解决原住民就业后可能面临的通勤问题。

韦薇修女表示,近几年因为营造业景气恢复,原住民工作机会增加,担任体力工一般行情一天约一千八百元至两千三百元,一个月工作约二十多天,愿意从事这些体力工的原住民,以中高龄为多数,年轻人倾向选择服务业性质的工作。

原住民就业与外劳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韦薇修女说,“外劳的劳动条件一定不能降低,否则将连带影响原住民的劳动条件”,韦薇修女举例,像是外劳薪资中要扣除食宿费用的规定,使得原住民的薪资也要被扣食宿费,另外,有些厂商引进外劳后,就将原住民转到小包商,劳动条件降低,遇到这种情况,必须透过检举,由劳委会冻结厂商的外劳名额。

除了营造业外,近来相关单位也推出传统技艺职业训练职类,希望协助原住民女性提高就业率,不过韦薇修女表示,目前有一些传统技艺的职训课程,因为缺乏有系统、长期的规划,太过短期的训练与杂乱无章的作法,受训者学习程度并未进步,因此竞争力有限,对于就业帮助不大,相关单位应该有一套长期培训计划,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