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医学系第二届同学会勉学子踏实筑梦人生

人气: 6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三十日电)台大医学系第二届医学生,目前在医界、学界、政府有许多同学位居要津,几乎掌握台湾三分之二的医疗资源。三十日他们在辅仁大学举办毕业三十一周年同学会,并安排与年轻医师、医学生两个世代,对谈医疗的理想与医者的使命。除了缅怀过去,也展望未来。

同时,纪录台大医学系第二届医学生的“阳光,在这一班”新书也在同学会中发表。台大医院院长林芳郁勉励后进医学生指出,“医师最大的成就在于病人的回馈,不以吃苦为苦才能当一位好医师。”

医学系长久以来一直是年轻学子的热门志愿,但对照每一个世代,都有他们的优势与颓势。专长甲状腺疾病的台大内科教授张天钧还询问在场的学生,“当初为何选择医学系?”

他说,面试时,大家都会搬出“史怀哲精神”为理由,实际上,大家各有所图。张天钧以自己为例,当年在乡下因为种田靠天吃饭,当医师收入优渥,才会选择进入这一行。

一旦选择医学系,张天钧勉励医学生,选择科别时要认清自己的兴趣。在皮肤科比外科热门的当今,一位在座选择当外科医师的女同学,还获得台大医院院长林芳郁、辅大医学院院长江汉声的鼓掌。

面对“赵建铭事件”被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林芳郁以“医疗的理想性与未来”与同班同学、辅大医学生分享心得。他说,同学不妨思考当时选择医学系的初衷,其实,医师的生活品质不佳,但最大的成就来自于病人的回馈与期待。他说,当院长不在他的人生规划中,研究探索新的未知事务,才是最有趣的。

台大医学系第二届这一班,在现今医界有许多知名人物,各有一片天。卫生署长侯胜茂虽然没有出席,“班对”的妻子眼科医师刘秀雯代表出席。在放映怀旧照片时,看见侯胜茂儿子的蜜月旅行,坚持带着奶奶出国旅游,大家还称赞侯胜茂家教好,有同学戏称“赵建铭的问题,一定与侯胜茂无关。”引起一阵莞尔。

健保制度也是在同学会中被谈到最多的话题,推动健保的叶金川意外成为同学互相“亏”的对象。座谈的医学生,有些是医生世家,从小看着周边的医生叔叔、阿姨长大,耳濡目染下也选择从医。

台大医学系第二届的学生,共有几十位同学留在台湾工作,是历届医学生留在台湾发展人数最多人的一班。台北医学大学副教授李素慧选择回乡开业,回馈乡里。她分享开业的辛苦,但是,积极想要打破基层对开业诊所医疗水准不高的印象。

叶金川、林芳郁与整型名医师林静芸是班对、性学权威江汉声、卫生署医管会执行长林水龙、都是同班同学,除了领袖特质,也才华洋溢。

他们分别从宗教、绘画、摄影、音乐、公益、服务回头看看走过的毕业三十年岁月。一张张黑白照片,勾起年轻岁月的记忆。耕莘医院副院长邓世雄与三位同学组学生合唱团的照片,让老同学笑弯了腰。

张天钧教授以“我们只有红色大礼堂,没有勾心斗角。”形容这一班班对多,不过,在医疗专业上,他们还是相互扶持、共享荣耀的惺惺相惜。

有人专长从嘉义赶来,有人愿意提供宜兰的自家农场为下次同学会场所,在这一群肩负医学伦理与承传的医者,从自己的小故事中,将生命的热忱与品个的坚持,希望让现代医学生找到希望与理想、使命。

纪录台大医学系第二届学生毕业三十年的“阳光,在这一班”新书三十日发表,台大医院院长林芳郁勉励后进医学生指出,病人的回馈是医师最大的成就,不以吃苦为苦才能当一位好医师。//中央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