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又招谁惹谁了?中国威胁论掀起龙图腾争辩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焦兴华台北特稿)最近,上海一位学者建议中国放弃容易引起国际误解的龙图腾,结果招致九成网民强烈反对并群起围攻。这一争论透露出中国试图在国际上走和谐外交路线,以掩护其高成长的经济发展。但这项企图饱受外界质疑,国际普遍弥漫的中国威胁论阴影让胡温政权左支右绌。

从古至今,龙一直是中国的代表形象,被中外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龙的传人”自傲。

但“龙”的英文字“dragon”在西方人眼中却是喷火食人的巨大怪兽,往往是邪恶的象征。为改变外国对龙的负面观感,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建议重新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换掉代表中国的龙图腾,改以其他的祥和标志,塑造中国的“和平崛起”。

结果吴友富的“废龙说”招致中国大陆网站上估计九成网民反对,指责这是牺牲民族文化,是自卑心理。

面对强烈的炮轰,吴友富不得不立即出面澄清,说是媒体误解他的意思。但他的极力澄清非但阻止不了这个话题,反而引起学者及网友更强烈的质疑。

多位网友发表评论文章,炮轰他“数典忘祖”。有人以“除龙”就是“断根”为题发表评论说,龙作为中国标志物、形象物、象征物,已经和中国的历史、文明、文化血肉一体地连在一起。

一些学者也加入论战,较具代表的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

他表示,西方的dragon是长有三个头还吐着火的怪物,会给人带来灾难。而中国的龙虽然曾是皇权的专有象征,但后来成为公有的吉祥象征物,两者的概念、形态、功能都不相同,不能因dragon而否定了中国龙。

更有学者提出,将中国龙译为dragon根本是误译,应将英译改正为“loong”,避免外国人对中国龙的形象存有误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黄佶为此说代表人物。

黄佶在博客上发表文章,高呼要“为龙正名”。龙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喜气、吉祥,长久以来却被西方人认为是邪恶、凶狠的化身,主因就是中国的龙被引入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西方世界时,被误译为在圣经中代表魔鬼、撒旦的Dragon。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困扰着中共领导人,在挑选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吉祥物时,中共高层一口否决掉一向最能代表龙的传人的中国龙图腾,主要就是担心龙在西方文化中的负面意义。

最终选择的五个奥运吉祥物:猫熊、西藏羚羊、鱼、燕子和火炬,让许多龙的传人大失所望。

中共自建政以来,外交政策一直标榜前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邓小平的外交策略也采行“韬光养晦”,在国际上“不出头”。

胡锦涛在二零零六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大力提倡和谐外交,到近日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大国崛起”系列专题片,再到最近出现放弃中国龙图腾的争议,三者其实有其关连性,背后都有中国威胁论的阴影在作祟。

中国一方面想要成为国际强权,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威胁论阻碍崛起进程。中国近年来极力推行“和谐外交”路线,然而,国际上仍怀疑其中包藏着中国意图跃升为世界军事强权的强烈企图心。

外界尤其关注中国军事经费逐年增长,更助长了“中国威胁论”。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国自一九八九年以来,已连续十八年军费增幅达到两位数的百分比。

北京中央电视台最近高调推出十二集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可以说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崛起的一个公开回应。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导向和战略资讯引起广泛关注,这部政论片中暗示的重商主义、军事势力和威权,透露出中共未来走向的新战略。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指出,自北京提出中国崛起思想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十分关注中国以何种方式崛起?对国际秩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二零零五年十一月胡锦涛访问英国,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甚至在国宴讲话中当面向胡锦涛提出这个问题,显示西方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忧虑。

华府中国问题专家石藏山则认为,“大国崛起”政论片是马克思主义、共产党意识形态在中国大陆崩溃后,中共为延续政权的合法性推出的精神包装。北京希望通过该片重新包装后的中共,能通过“军事、经济的威权”称霸全球,用这样的梦想来凝聚在中国失落的人心,稳定中共政权。

中国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政治上却仍是一党专政,中国的经济军事发展在国际上构成一种威胁。大国崛起有不同的模式,像日本军国主义崛起、德国纳粹崛起、苏联共产专制崛起,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龙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喜气吉祥象征物,虽然容易被西方人误解为邪恶、凶狠的化身,但不论外界如何看待中国龙图腾的涵义,其实最重要的是中国如何定位自己。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是福是祸,全球都在看。

相关新闻
中国每天八万青少年成瘾君子
广东香港联手破获伪证假结婚集团
高雄海关缉私传捷报  查获中国梨接穗白木耳
中国天网人权事务中心成立丹麦联络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