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早大台湾文化周 台日学者探战后台日关系

人气 1

【大纪元10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明珠东京二十九日专电)配合日本早稻田大学一百二十五周年校庆所举办的“台湾文化周”活动,今天由东京大学、国士馆大学等多位研究台湾的日本著名学者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多名学者一同探讨战后的台、日关系。会中,对于台湾的“多重殖民地化”及“自我殖民”的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

台湾文化周活动,今天在早大小野纪念讲堂举行研讨会,主题为“战后的台湾与日本”。

论坛第一阶段的主题为“现代的台湾与日本”,分别由东京大学教授若林正丈、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教授许雪姬发表看法,交通大学教授黄绍恒担任主持人兼口译。

若林正丈从“去殖民地化”的概念谈起。他在报告中谈及曾任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的陈仪的双重身份、及中华民国政权到台湾进行占领与接收的同时性。

他也提到“被代行的去殖民地化”,谈及东西冷战之下,中华民国政府统治台湾的情况。他以“与旧统治国之间的新关系的建立与国际地位”、“经济独立”、“政治民主化”、“多元文化主义”等因素比较台湾与南韩在去殖民地化上的异同。

许雪姬的报告指出,有关这次研讨会,台、日两方学者商讨之后,订出主题,并得到六个主要项目,包括:“战后台湾史研究的重新展开”、“战后台湾经济的重整与创生”、“战后国营企业技术人员的更替”、“战后国际变局中的台湾外交”、“满州经验在战后台湾的活用”、“战后民间人士对台湾变局的反应”等。

她说,台湾目前目前有两类较少人触及的档案资料,一是台湾省议会长达五、六十年的资料,一是中华民国外交史料中有关亚太司部分,其中最多的是台、日外交史料。

她也表示,由于战前台湾是日本殖民地的特殊历史经验,再加上战后号称回归祖国的“失土”,以及一九四九年被迫成为反共抗俄、光复国土的基地,台湾与一般帝国主义在亚洲殖民地的命运大不同,当他人正在脱殖民地化,建立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时,台湾不仅得不到高度自治,反而又掉进另一个被殖民的困境。

研讨会第二阶段的题目是“战后台日关系史研究的诸问题”。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张启雄担任主持人,由东京大学副教授川岛真、国士馆大学清水丽、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教授谢国兴、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爱知大学教授黄英哲等人分别进行报告。

川岛真表示,他与日本防卫省研究所的研究官松田康博、清水丽及另一名台湾学者共同编写的书籍即将出版,内容探讨一九四五年至五一年之间“日华、日台双重关系的形成”、一九五一年至五七年之间“冷战下日华外交关系的成立”等,探讨的层面非常广泛。

谢国兴以“中小资本的转型与发展”为题发表意见。他说,战后的台湾在初期时,因政治因素被迫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有一阶段未与日本有联系。另外,原本上海是台湾进行国际贸易的港口,但一九四九年六月中国国民党失去大陆时,台湾与中国的联系也断了。战后,联军占领日本,直至一九四八年才同意日本出口产品到台湾。一九五零年以后,台日进行易货贸易。

薛化元以“台湾省议会在政治发展中的角色”为题报告。他说,他在研究过程发现,台籍政治菁英的意见明显不符合国策者,都不被列入省议会公报、会议记录中。

研讨会上也探讨到,台湾的近代史是一部多重殖民的历史,除了连续、多重的被殖民经验之外,做为一个被殖民体,它与统治过自己的国家在文化上拥有很多类似与差异,这在台湾人试图与统治者对峙时,就成为战略性运用的筹码。有时还出现自我殖民的现象。

对此,台湾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代表许世楷表示,中华民国政权要殖民台湾时,不仅是要去日本化,也会利用以前日本殖民台湾时代的文化,譬如实施征兵制时举行“壮行会”,鼓励台湾人像日本时代那样去当兵。另外,就是鼓励常说国语。

谈到这场研讨会,许世楷向中央社记者表示,日韩、中日之间都在进行共同历史的研究;他认为,台日之间也有必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因此由他从中牵线,促成以中研院、东大为主的台日学者进行共同研究。

相关新闻
学者:中国智财权法律先进但执法不力
组图(1):“停止迫害 还我人权”香港支持人权圣火集会
学者:台湾智财权发展经验适合中国采用
曾节明:无条件“和平改变”比暴力革命更加“不惜代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