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价调涨 两大石油巨头“逼宫”?

【大纪元11月4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中国国家发改委10月31日午夜宣布,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中国成品油连续6个月的价格坚冰被打破。报导认为这是,“内有巨头‘逼宫’,外有油价‘飙升’”,让国家发改委改变了初衷。

早在两个月前,发改委拒绝了中石油、中石化的提价申请,作出“近期不出台大规模调价措施”的承诺。此后,上海、南京、杭州、广州、北京、南宁等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大范围的油源供应吃紧的局面:一些小型社会加油站无油可加;两大巨头下属加油站限量供应;外资加油站同样陷于无油状态。各地的供油紧缺现象引发各界忧心再次步2005年下半年的后尘,陷入“油荒”现象。

也许是油荒现象的出现最终使发改委改变了态度,10月29日,发改委在发布《前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情况报告及后期走势预测》时称,未来一段时间里,国际油价的高位震荡将增加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了市场对未来上调油价的预期,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仍将保持稳中略涨的态势。

但是在短短三天之后,中国成品油6个月的价格坚冰终于打破,两大巨头终于如愿以尝。

两大巨头联手“逼宫”?

油荒现象的出现,显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巧合的是,这一现象发生在两大巨头屡次申请调价被拒之后。

根据世界能源理事会9月份的预测,目前国际石油、天然气储存应付到2050年绰绰有余,而中国也接连宣布发现了几个大油田。在国际国内油源仍然充足的背景下,以北京、广州、深圳和上海等地的大城市先却闹起了油荒。

中国经营报引述一位不愿具名的能源专家透露,本次宣布提价前,中石化和中石油曾联手再次向发改委提交涨价申请。

据了解,再次提交的申请中,对近期或将成行的成品油调价办法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近期适度调整,但涨幅不会超过5%,目的是小幅减轻炼油企业压力;二是暂时不上调,等待与燃油税同步出台,届时一步到位。

从本次调价幅度看,成品油价格幅度调整接近10%。对此,发改委价格司司长刘振秋也承认,此次调价幅度较大。

“油荒”或是“假象”

油荒的出现后,少数有油“囤积”的民营加油站悄然提高油价。据报导,石油巨头在广西钦州的一家小型炼化厂,从10月下旬就开始囤油惜售。而这样的现象自8月份以来屡屡上演,企业为此花招不断,比如延长检修期、调整柴油汽油比等等,以致柴油供应首先陷入短缺。

在油原陷入紧缺情况下,广东省许多民营加油站认为“油荒”主要受人为因素干扰,他们批评两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囤积石油、试图挤垮民营加油站。

按照常规,中国多数炼厂执行的柴油汽油产出比为1:3.5至1:3.6之间,而炼厂只需适当调整催化剂投放比例,就可以适度降低柴油产量,致使供应不足。

格林期货油料分析师李冬梅的几位朋友数日前在天津就遭遇了加不到柴油的困境。熟知个中究竟的李冬梅判断,“柴油单方面出现油荒显然是不正常的,如果油源真正短缺,应该会涉及到所有油品”。

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眼下从国际市场进口的成品油到广州的到岸价就要比广州批发价高出1000至1500元RMB/吨,而这还没有计算运营商的成本和进口商的利润,言外之意是,即使上涨了500元/吨的原油价格仍不足以解决目前国内原油市场的“价格倒挂”问题。

不过消息指出,有企业被指在国内成熟油田开采的石油以国际高质低硫油计算成本,使炼化亏损数额“被人为夸大”。一些石油垄断企业,在拥有保障经济安全与民众福利的美名之余,还能向政府逼宫要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本次“成功经验”后,不禁令人质疑,石油巨头不知是否还会再度联手,进行下一轮逼宫。@(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油荒蔓延 逾万民营油站关门 京沪难逃困境
中国午夜起加油价
中国汽柴煤“三油”午夜齐涨价
中国成品油大幅提价以解供求矛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