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觉:泥土与灰尘

——海峡两岸人权状况漫议

张成觉

标签: ,

【大纪元12月27日讯】

台湾的民主人权
是以鲜血和眼泪浇灌长大的树
风吹过
留给代代自由的馨香

这是‘台湾人权景美园区’常设展《导览手册》封面的诗句。该园区于今年12月10日开幕,是继绿岛之后第二座人权记念园区,坐落在原戒严时期警备总部军法处看守所原址。所谓戒严时期,是指1949年1月19日台湾当局颁布戒严令起,至1987年7月15日解严为止,历时约38年半。

作为一个在‘新中国’生活了39年的香港人,参观园区之后,自然由衷地钦佩当年那些勇敢无畏的斗士,他们面对强权坚持抗争,为台湾终于迈上民主法制的康庄大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我对广大台湾同胞也充满敬意。因为,我想起了鲁迅80多年前一次讲演中说的话。

那篇讲演题为《未有天才之前》,谈的是当时文学艺术领域乏善足陈,民众不满。鲁迅认为应先着重提高民众素质,他讲如把天才比作乔木佳卉,那么民众便是其赖以成长的泥土。可是彼时的民众却并非泥土,而是灰尘!我觉得,此刻台湾民主人权的大树,正是植根于当地同胞所形成的沃土。这就如同上世纪90年代的苏联,一夜之间发生巨变,绵延74年的赤色帝国大厦顷刻坍塌,自由馨香之花迎风怒放。那是俄罗斯`乌克兰等国亿万民众的心田培育出来的。

相比之下,由于毛的暴政,直至70年代中期,八亿大陆同胞都蜕变成愚民,除了‘马克思加秦始皇’那个孤家寡人的脑袋,别的几乎全部停止思考。这时的民众,同20年代鲁迅所说的状况,没有多大分别。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等而下之了。事实上,自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华文化的积淀仍存葆有若干精华,可喻之为土壤中尚存小部分团粒结构,从而使自那时至抗战胜利的20年间,在各个领域都出了一些大师,诸如蔡元培,胡适,华罗庚,钱三强,徐悲鸿,梅兰芳以及鲁迅本人,等等。可是49年毛入主中南海之后,大师安在哉?长期洗脑的结果,民众彻底‘灰尘’化了。改革开放之后,虽也涌现不少民运精英,但到底缺乏沃土的滋润,难望出现参天大树。这不仅无法与前苏联相比,较之台湾也差一大截。或许目前风起云涌方兴未艾的维权运动,可以加速群众的启蒙过程。但无论如何需积以时日,短期内未可乐观也。

另一方面,毛蒋对人权的根本取态,其实亦判若天渊。概言之,则蒋虽独裁,其政权总还属于私有制的代表,继承的是孙中山先生的施政理念,尤其抗战胜利前后,多少还讲一点法治。49年初开始在台实行戒严,有其历史原因。其间,确曾出现‘白色恐怖’,但比起毛在大陆所搞的红色恐怖,可谓小巫见大巫。据说绿岛最多关过一千多政治犯,而毛仅在52年之前的土改及镇反中,杀的地主`‘反革命分子’就不下几十万,关的最少也有数十万。

最重要的一点是,毛无法无天。他非但实行个人独裁,还喜欢玩什么‘群众专政’的把戏,由毫无法律知识的暴民胡作非为,草菅人命。1980年台湾的‘美丽岛’军法大审,还允许律师团出庭,为被告辩护。毛治下的大陆,就绝无此事。‘美丽岛’案受难者家属中,有三人分别于80和83年当选国大代表,或立法委员。这表明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逐步跟上时代潮流,与国际接轨。几年后,他顺应民意,取消戒严,开放党禁,向民主宪政的道路跨出一步又一步。

总之,大陆与台湾是两个世界。宝岛的沃土滋养的民主人权大树,无疑可以抗御十二级的强台风,巍然挺立在东方,于世界民族之林为炎黄子孙争光。至于海峡这边,民主人权的幼芽还在挣扎出土,近期前景如何,言之尚早。《总理遗嘱》云:‘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82年过去,大陆连自由还谈不到,民主就更遥远了。所以,务须时刻牢记孙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继续奋斗不息。

转自《新世纪》(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古金男:看两岸宪法对人权之保障
成都上万社区居民选举出现大规模舞弊
波兰召开人权会议 特邀法轮功代表出席
库克雪山圣诞节欢迎人权圣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