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高涨 家族总动员背负沉重房贷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22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电)如今对很多人中国年轻人来说,购房已不是个人行为,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合力买房。有人用“六一模式”概括全家供养房子的情景:青年夫妻、男方父母、女方父母六人用多年的积蓄共同出资在城市里买一套房子。

新华网报导,三十岁的王飞是沈阳一家外企的职员,去年买了一套总价人民币五十四万元的住房,首付二十四万元,月付两千三百元。他说,“每天一睁眼就觉得自己像奴工似的,欠了人家一屁股债。”

他说,“这是买房后的第一个新年,过年本想给自己父母和未来岳父岳母买点可心的年货,一想起每月要拿出这么多钱还贷款,手里没什么多余的钱,就买了一般的年货,心里挺不好受的。”

已经工作五年的王丽最近刚买了住房。王丽夫妻收入加起来每月有七、八千元,需要负担的费用为房子月付三千元、吃饭一千五百元、交通费一千多元,再加上通讯费以及其他生活开销一千多元。

她说,“我和老公基本上都是‘月光族’。没办法,谁让咱还得付房贷呢,这个新年买东西只好从牙缝里省了。”

从事软体开发的董良,在大连购买了一套一百五十平方公尺的房子,等着他的是银行的四十万元贷款,每月还款接近四千元。

他说,扣除了银行月付款,还有汽车的开销,收入就只够吃泡面,“感觉自己把未来几十年的时间、智力、劳动全部抵押给了银行。”

忙于还房贷的吴鑫生活得非常清苦,她最担心家里发生意外状况,比如有人生病、失业等。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她说,最害怕自己会失业,在公司里是心惊胆战,现在常常失眠,患上了神经衰弱症。

很多人抱怨房价上涨过快,让他们不得不面临向银行借贷“巨款”。

在大连一家公司任销售经理的张义,从公元两千年到二零零四年,月工资从不到两千元涨到五千多元,但是“工资在涨,物价也在涨,房价更在涨。”

他说,“我从二零零三年开始就看房,当时好的房子不过每平方公尺三千元左右,但那个时候积蓄少,所以只有观望。这一观望,就观望了三年,房价也涨到每平方公尺四千多元。”

最后他还是向银行和朋友借钱才买了房子,他说,“算一算,自己这几年攒的钱还赶不上房价涨的钱呢”。

相关新闻
反对房价飙涨 中国百姓联署展民怨
中国房地产有泡沫但房价持续上涨
大安区换屋:不吃不喝15年
伦敦房价涨涨涨! 33万美元能买什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