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民间办私塾教四书五经 (四)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月26日讯】康正果自述说﹕“就在这边整理边翻阅中,我不知不觉提高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等全部旧书都从积尘下经我的手一本本清理出来,我已半懂不懂地读了不少基本的古代典籍。

那是我此生最美好的一段岁月,每天做完学校的功课,其余的时间我全用于家藏的旧书。日子过得勤奋而单纯,我精力既充沛,感受又敏锐,正在开窍的心智尚为白纸一张,对读过的书籍,虽仅能达到模糊的理解,但由于感触新颖,印象鲜活,最初的记忆便来得深刻和牢固,直到后来我失去读书条件的漫长岁月,乃至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始终都觉得有一股知识素养的甘泉从那遥远的年代浸润而来,使我此生受用无穷。”

余英时教授为这本书写了一篇题为《人生识字忧患始》,长篇《代序》,内容非常非常精彩,除了高度肯定这本书最高价值的第一手史料外,进而说明康正果的《反动自述》与古典文化的关系。余英时教授说﹕ “正果的生命中表现出一股特有的创造力,这股创造力完全是正面的、建议性的,即能将任何外面的逆境转化成内心的顺境。这部自传中随处都可以找到实例,而搬进寂园则是它的第一次发挥。从父母家中迁至祖父母居处,象征了从动之极变为静之极,这在他的少年心理上是很难调适的。他刚刚住进寂园时,将一把旧剑磨得发出“寒光”,虽说是为了壮胆,恐怕还是积习未除,终南山残梦仍在胸中荡漾。但是他的创造力很快便找到了拓垦的新园地,那便是祖父的藏书。

寂园中除了佛经外还堆积着大批尘封已久的旧书。正果本来是在旧书堆中找小说的,但小说没找到,却找到了许多经、史、子、集的线装书,这一发现非同小可,成为他个人生命史上一大因缘。他在无意之间接触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源头了。余英时教授在《代序》中指出﹕中国古典文化中缺乏作为政治与法律概念的“自由”,但是却到处都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儒家固然重视群体秩序,但基本上仍然肯定这个秩序出于个人的自由选择,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是明白承认自由(由己)为(仁)的先决条件。道家更重视个人的精神自由,庄子(逍遥游)即其明证。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教则强调“不受人惑”和“如何得自由分”,这也是从正反两面阐述精神自由的真谛。三教都是如此,故影响遍及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各方面,尤其是诗文的传统。正果受到这一精神的感染,中学时期便爱重一己的自由,他告诉我们,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全出于我个人自愿,且有明确的目的,轻重快慢是由我自己掌握的,不必担心别人在一边监视这就是我对自由的最初理解,虽然我那时并不懂得自由的观念。”

笔者之所以作上面引述,旨在证明中国古典文化的价值,更彰显大陆兴起办私塾教授《四书》、《五经》,研读典籍的深远意义。虽然五十多年来,中共实行反人性、反人道的马列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圣贤立训垂教这典籍,竭尽摧毁之能事。但时至今日,志士仁人满天下,群起致力复兴文化运动,势将再创奇迹。(全文完)(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上海私塾“孟母堂”被迫停止教学活动
上海现代私塾被禁  家长扬言控告政府
上海出现新教育形式-全日制私塾孟母堂
上海私塾孟母堂将向官方提行政申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