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羌族聚居地神秘血色湖水之谜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2月4日讯】羌族聚集地白石海子位于叠溪镇松坪沟,距茂县城关90公里,是岷江上游的堰塞湖。这里平均海拔高达两千米,散布着许多美丽湖泊。

据四川在线消息,从2001年7月开始,海子里出现的一种奇怪现象让当地羌民陷入了恐惧之中:一向清澈透明的湖面出现了几缕红色的水带,宛如血丝在蔓延。红色水带逐渐增多,原来清晰的红色丝絮状水体也逐渐散开,最后整个湖面都成了鲜红的。很快,消息在周围引起了极大震动。更有村民称,在血红的湖水中曾亲眼见到有一只长着三个头的巨龟。

另一个现象当地大多数村民都亲眼看见的,那就是在湖水变红的时候,湖里的鱼大量聚集在海子的入水口,其中有很多鱼是村民们从未见过的。

地震前兆?

村民们都非常担心这些怪像是一场大地震即将来临的前兆。因为在大地震前,一些动植物会相当敏感并做出种种异常反应,这种现象在湖泊,水库里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当地壳断层的气体或化学物质溢出,导致水里溶解氧变少时,湖水就会变浑,发白发红,水里的鱼就会成群结队地上浮或者跃出水面。

为什么村民们对地震如此敏感?原来,历史上叠溪曾多次发生地震。据茂县县志记载,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的特大地 震。当时群山崩塌,巨石如雨,整个叠溪镇下沉了七十多米。

一支由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有关专家组 成的工作组随后到现场进行调查。专家考察后认为,湖水发红的现象比较罕见,很像地震前的宏观前兆。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朱自强介绍,地震前引起的湖水,井水发浑变色现象,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水颜色变白,比如乳白色,黄白色,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岩层深部含钙的物质从裂缝溢出导致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水发红,这通常是因为岩层的铁锰物质比较高而导致的。

其实,湖水发红的异常情况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发生地震的唯一依据,还必须借助科学仪器来对各种前兆信息做监测研究。而专家们并没有从地震台的监测数据中看到反映地壳异常活动的信息,这表明当地的地质结构还是非常稳定的。那么白石海子湖水发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了弄清事实真相,专家们对海子不同部位的湖水进行了抽样化验。在化验中他们发现湖水有机质含量非常高,却没有发现反映地壳异常变化的化学物质。

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被排除了,村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可住在海子边上的居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听说海子里长满了红色怪物后,一家人再也不敢喝海子里的水了,他们每天要到几里外的地方挑水。

后来茂县疾控中心的技术人员对白石海子的水质进行了检验。通过检验,整个水源基本上符合饮水标准,对人畜都没危害。

专家宣称甲藻是血红湖水的肇事者

正当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时,白石海子的血红色又突然神秘消失了,在之后两年时间里再没出现过。就在人们以为谜团将永远难解时,神秘红色微生物于又再次出现在白石海子。得到这个消息,有关专家前往叠溪并采集了水样送到位于湖北武汉的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进行化验。

专家们发现水里含有大量微型藻类,这种藻类的细胞核呈紫红色,在其身后拖着一条尾巴样东西。 它不是血球藻,而是微生藻类的另外一种,叫甲藻。甲藻是很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具有植物和动物的双重习性,植物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光合植物,它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能够把无机碳变成有机营养,这完全符合植物的生物特性。但它却又长有鞭毛,也就是那个尾巴样东西,它能感受一些环境的刺激,可以游动,所以动物学家把它看成是动物。

由于甲藻这种独特的生物特性,所以它们在光线充足时就大量聚集到湖面,在阳光下摄取了足够营养后又会迅速游回湖底。通常微生藻类在一个水体里大规 模的爆发,或多或少和当地环境污染有关。为什么甲藻只在2001年和2004年出现呢?做进一步了解后,专家称,在2001年和2004年这两年当地气 候有个共同特点,整个茂县地区出现历史上少有的干旱少雨,导致湖水水位急剧下降和水流减缓。这些原因给甲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科学家:海底可能存在高度发达文明
四川蒙顶山神奇古井呼风唤雨
缕缕血筋清晰 神秘“流血石碑”之谜
欧元纸钞神秘裂碎揭谜  冰毒是祸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