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夜话】之四:赵本山为啥与中共如此“和谐”

清源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13日讯】九评之二【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起家的】中写到“中共的起家史是一个集邪恶之大全的过程,毫无光彩可言。中共的起家史恰恰说明中共政权没有合法性。不是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而是共产党强售其奸,靠了其无比邪恶的基因“邪、骗、煽、斗、抢、痞、间、灭、控”,把一个外来邪灵强加给了中国人民。”

中共的骗术可不是一般水平的。最早靠骗保住了小命,后来靠骗统治了大陆百姓,现在靠骗让人民忘记其他只知享乐挣钱。大陆民谣曰:“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可见中共政府就是一级骗一级,骗了上级骗下级,一级一级骗人民。正是由于这样的大骗子政府作榜样,才导致大陆假货泛滥,骗子盛行,诚信皆失,所谓“十亿人民九亿骗,还有一亿在训练。”

赵本山号称“九品王”,原因是连续9次获得春晚“小品王”。然而,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才知道,在其9次获奖的节目中,居然有6次:2001年《卖拐》、2002年《卖车》、2003年《心病》、2004年《送水工》、2005年《功夫》(卖担架)、2007年《策划》(公鸡下蛋),都与“骗”有关,玩的都是骗人的招数,赵本山的骗技在小品中表现的非常高明,像“脑筋急转弯”、“苦肉计”、“反间计”等无所不用,赵本山为何钟情于此类下三癞骗术的节目却不得而知了。而2005年《功夫》编剧宫凯波曾表示,那年他其实给赵本山写了几个小品本子,但也不知为什么赵本山会选择《功夫》。

说起赵本山的小品,其实就是靠虚假与欺骗的主题起家的。从早期的《摔三弦》和《十三香》开始,由铁岭一路“忽悠”进了春晚。《心病》骗患者,《租爹》骗博士后,《卖拐》、《卖车》骗厨师,《功夫》骗经理,《策划》骗记者。从自己单独骗、领着老婆骗、又带着徒弟骗、从单向我骗你、到双向你我互骗等等。

“有一次,我看新年联欢晚会,一开电视就看到赵本山主演的“卖拐”。他扮演的是一个反面角色,用欺骗的手段忽悠了别人。什么站着回答错,而坐着回答问题反而正确。那伙夫就把这拐买了下来,赵本山骗了500块钱就走了,在走之前,无知的伙夫还分不清好和坏呢!还不停的说谢谢赵本山送我一个好东西!这个小品,反映了伙夫的无知,被人骗后还感谢他这个生活情景。《我最喜欢的小品演员—赵本山》 ”这是笔者在网路上找到的一篇大学生的“看后心得”,无疑人们已经从中学会了以欣赏无知、以享受别人的被伤害为乐了。身为人们喜欢的艺人,一言一行,若没有个“品”,无论是戏中还是戏外,就都辜负了人们的期望。明星大腕,在艺术作品中骗人或者被骗,演得活灵活现,博得观众哈哈一笑,而一笑之后留下的却是 “道德垃圾”,这样的“艺术”有什么意义!

纵观中国民间流行的传统艺术,都是以惩恶扬善、颂扬传统道德为基调和主题的,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同龄人从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全传》中懂得了“忠”,从单田芳的《三国演义》中懂得了“义”,从京剧《铡美案》懂得了“刚直不阿”,从《五家坡》懂得了“夫妻之间的坚守”。。。,虽然这些都是俗文化,但是对人数最广的市民阶层影响却是最巨大的。

看过赵本山小品的人都知道,在嘻嘻哈哈之间,老实人就被赵本山“卓越”的骗术给“忽悠”了!而下面的观众哈哈笑着欣赏“骗子”的志得意满以及“受骗者”的愚蠢中就忘记了“骗”其实是可耻的!赵本山把骗术给艺术化了,他把见不得光的“骗”包装成一项可以供欣赏的艺术行为,但是他从来不对“骗”的恶劣本质进行定性。人们在观看表演的同时接受了一个心理暗示,那就是:“聪明人”骗“老实人”是可以被接受的,使观众在笑声中忘记了善恶的区别,心安理得观赏着骗子的“聪明”和老实人的“愚蠢”!从而也就是为共产党“骗”的合理性解了套。

赵本山把“骗”包装成可供欣赏的“忽悠”正是共产党所需要的。共产党善于用包装好的形象进行心理暗示,就像早年雷锋的形象在暗示“要听毛主席的话”一样,赵本山的骗子形象也在暗示着“抛弃道德,强者生存”这一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共产党的暴政进行辩护。一个要借对方出名,一个要用对方忽悠全国老百姓;一个在舞台上乐此不疲的表演“骗的高明”,一个在现实中明目张胆的骗的心安理得,这就是赵本山为啥与中共如此“和谐”的原因。

最后想问一句,那些在欣赏骗术时哈哈大笑的观众,有没有想过自己才是真正的受骗者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香茗夜话】之一:迫害法轮功怎么会与你无关呢!
【香茗夜话】之二:类似的现象 相反的缘由
【香茗夜话】之三:人大代表为啥喜欢睡觉!
林泉:“六四”三十五周年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