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招生须交钱 浙大教授声明拒招

标签: ,

【大纪元3月24日讯】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实行新的方案引发巨大反响,有教授声明“拒招”,有学生担心转嫁费用,更多人担心师生关系成雇佣关系。近日,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包伟民在网上发出声明,要求报考他的学生“另投名师”,向社会表明其“拒招”的态度。包伟民的这一声明公开后,立刻引起各方关注。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引发包伟民这一声明的原因,来自浙江大学新近发布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规定,导师要招收一名硕士研究生,每年至少要向校方缴纳 300元,而招一名博士生,缴纳的金额至少为1200元。

包伟民的声明引发各方关注。有人认为很荒谬,学生读书导师也要交钱;有人则认为很合理,可以让导师招学生量力而行,而不至于过滥;有人则担忧,导师出了钱以后,会不会导致师生之间出现雇佣关系合法化的倾向?而且,这笔钱会不会最终转嫁到学生头上,而在学生缴纳培养费的同时,增添更多的负担?

包伟民表示,他对教师向校方交钱这一做法非常不理解,这是他贴出告考生书的主要原因。

包伟民解释,他在声明书中所提的“鄙校新法”,是指浙江大学近来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中的某些规定。

2006年,浙江大学作为全国17所试点高校之一,开始着手进行研究生制度改革,并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其中,教师反应最激烈的,是关于“收费”方面的内容,根据规定,研究生导师招生,要提供“助研经费”。

还有不少浙江大学的教授担心,原来广泛存在于工科专业的研究生为教授打工的现象会变得更加普遍化、制度化、正当化。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航也担忧地说,以前许多博导就是老板,这种情况工科特别盛行,学生招得越多干活儿的就越多,现在老师要交钱 了,教师可能会更加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成打工仔。

一位已经从浙大毕业的研究生担心,这样一来,“老板”这个对导师的戏称就变得名副其实了。大学里最后一点道德关系也趋向流失,师生关系向老板和工人一样的雇用关系演变。

而对于目前正在准备复试的准研究生们来说,最担心的是导师可能会把这项导师资助研究生助学金最终转嫁到他们身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师表示,在这个方案下,某些学院的大多数教师只会 向学校申请“扶植”基金带一个学生,还有极个别的甚至不带学生。如果有几个学生慕名投考,一定要拜在他门下,那这笔费用肯定只能由学生自己带过来,导师不可能帮他出这笔费用。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7年应届考研学生小蔡对这个方案表示不太理解,对于想继续留在浙大读博的他,一下子就多出了近万元的支出,如果导师不愿替他支付,这笔不菲的开支就要落到他的头上。

包伟民表示,“前段时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访问我校,我请教他们学校的做法,他说他们那人文基础学科都是由学校给老师补贴钱,没有想到在我们这却倒过来了。”

包伟民说:“我知道政策不会因为抗议而改变,但这是在表明一个人的态度,表明我的不认同。”@(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女大学生网路结交中国损友 借账簿成人头户
台湾大学生参加“模拟联合国会议”
金海涛:关于高校破产的传言引发的思考
中国大学生的新淘金工具:网路文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