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游苏谢:教育可累积对台湾认同强度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名玺台北二十四日电)民主进步党总统参选人游锡堃、苏贞昌与谢长廷今天都表示,台湾的国家认同确有错乱,教育可累积对台湾认同的强度。他们也认为,台湾历史、地理与文学占中小学教科书比例应提高,但对教科书的规划各有看法。

由台湾社主办的“向台湾人民报告–2008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辩论会”,邀请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前行政院长谢长廷及行政院长苏贞昌同台。

谢长廷首先回答提问人、台湾北社副秘书长王美琇提问时表示,透过处理危机能累绩对台湾的认同,这是非常强的,是国家最坚强的基础,教育文化也一样。

谢长廷认同推动母语平等化,但不能让小孩负担加重,有增加就要有删除,要做选择,有些专业要评估。

苏贞昌认为,台湾不是到现在才出现国家认同错乱,过去日本时代也有皇民化。因此,他在屏东县长任内就推动四种母语,连原住民排湾、鲁凯族也有制作录音带课本来推动,“我都用实践态度来检验真理”。

苏贞昌说,他认同台湾在教科书中比例要增加,但至于比例到底占多少,不是一次就可以“乔”得好。此外,也要从社会上各种层面一同推动,如此一来,整个政策就会带动对台湾的认同;台湾认同只要高,就不会发生推动正名有人来“踹门”。

游锡堃回答提问指出,关于台湾教科书的问题,台湾社与台湾南社都来找过他,他也有签署相关文件,包括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在教科书中的比例;台湾地理与历史在高中教科书中至少要各有两册等,这些都对台湾认同有帮助。

游锡堃表示,推动母语是符合社会公义,并可以让台湾族群多元。若这些母语全部订为国家语言,立法院可再制订通行语言,届时原住民在台湾与南岛语系国家交流时,就能扮演一定角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