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族裔学生读书升学难

人气 64
标签:

【大纪元3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许珀珩香港报导)3月21日是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全港9间中小学校合共超过1万名师生举办公民教育活动,胸前都扣上象征“种族平等及友爱”的啡黄色丝带,宣扬种族平等及友爱,一起渡过这个特别的日子。

据了解,全港有3间专供少数族裔适龄学童就读的直资中学,其中一间是位于美孚的地利亚修女纪念学校(百老汇),无论是校长、老师,还是学生,胸前都扣了啡黄色丝带。据校长陈钜培博士表示,该校中一至中七约有学生600人,分别来自20多个不同肤色、种族和信仰的学生,主要是印巴和中东的学生。

难关一:中文

对于学校被形容像联合国,陈钜培校长说,他更愿意说地利亚像多种族学校。他也不觉得地利亚像国际学校,因为他的学生都比较穷困,很多都要申请资助;还有就是国际学校的教程完全与教育统筹局所制定的脱钩,授课内容完全与主流文法中学不同。而地利亚的学生都会参加公开试,如中五会考和高级程度会考。

而地亚其中一项与主流中学不同的,陈校长说,是中文课程的内容。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就很少甚至没有机会接触中文,因此学校特别设计自制中文教材,让学生由浅入深,学习中文。目前教材是用粤语拼音。

据陈钜培校长表示,很多少数族裔学生十多岁才开始接触中文,他们父母都说本国语言,他们通常都用英语和同学沟通,所以没有驱动力让他们学好中文。加上会考中文课程并不像英文般分开深浅的A卷和B卷,对少数族裔学生来说,要考试达到合格,相当困难。陈校长建议教统局参考英语科会考的形式,灵活处理中文科考试,为小数族裔学生设计较浅的试卷。

像地利亚这类学校,为了符合大学的收生要求,都会选择教授法语作为第二语言去参加公开试。然而,陈校长说,虽然学生的法文成绩优异,但香港很少需要说法语的公司,学生毕业后都难展所长,而且往往因为不会说广东话而难找到工作,有些家庭因而返回原居地生活。

难关二:文化信仰

而中文程度和文化及信仰差异,让一些进入主流学校读书的小数族裔学生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陈钜培校长表示,间中会有一两个原来是主流学校的小数族裔学生要求转到地利亚就读,主因是他们的中文程度跟不上。而中国人的社会亦相对拘谨。这些学生来面试时,都明显没有自信,显得抑郁,低头默不作声。

在主流中学,校规都不准男学生留长头发和胡子,女生不准穿裤子和包头巾,但这类学生却可以在地利亚随处走动而不会受罚。招收少数族裔的学校就要弹性处理。陈校长说,我们要包容和尊重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信仰。

谈到校内有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美国和中东的学生,会否受到国际局势影响而出现争执的问题时,陈校长肯定的说“不会”。他指,该校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其它主流学校一样,都是因一些学生之间的鸡毛蒜皮小事引起,与文化、信仰差异无关。

地利亚于7年前由主流中学转型为现在的少数族裔占大多数的学校。由于香港缺少这类为少数族裔人士提供教育的机构,因此地利亚有些学生虽然家住南丫岛,亦每天长途跋涉到美孚上学。

每年的3月21日为联合国所订一年一度的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据香港融乐会(Unison)的曾妙华表示,一条黄丝带加上一条啡丝带(By Friendship Ribbon),象征着不同文化、族裔及国籍的香港居民和洽共处,两条丝带并列正好表现出朋友般的平等及友爱。她说希望透过全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一同戴上一对啡黄丝带,宣扬和支持种族融和及友爱,消除种族歧视。

从上个星期开始,融乐会已到多间中、小学推广反歧视活动,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当天除到多间学校宣传外,还在旺角行人专用区与市民一起用手绘出种族和谐的街画。

据曾妙华表示,经过10年争取,《种族歧视草案》于去年底呈交立法会审议。而据2001人口普查资料,全港约有343,950名非华裔居民,即占全港人口约5.1%。他们主要来自菲律宾、印尼、英国、印度、泰国、日本、尼泊尔、巴基斯坦等。◇


地利亚修女纪念学校(百老汇)的学生正在玩游戏(大纪元记者许珀珩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庆祝妇女节 朱立伦:两性平等社会更和谐
英保守党影子内阁官员因种族歧视言论被革职
联合国吁加拿大停用“有色少数族裔”一词
和宣:自由需要真善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