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河试验监督预算拟扩大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3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周慧盈北京特稿)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是个人口约十二万的小地方,二零零五年,这个小地方开始一项意义重大的改革试验:将镇政府预算向镇民公开,让基层参与预算审查。新河镇的试验已进行三年,明年可望再有一些乡镇参与改革行列。

中国官场上的贪腐与浪费并非新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避讳地批评官员“奢侈之风盛行”。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副主任周天勇日前也在媒体上批判各级政府的“三公现象”,即公款出国、公务接待与公车消费。据表示,“三公现象”每年耗费公款达人民币数千亿元。

奢侈腐败源于缺乏民主代议制度来监督政府预算。表面上中国政府自一九九九年开始预算改革工作,并制定了预算法,但截至目前为止,在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五级人大代表(国家、省、地区市、县、乡镇),仅扮演了橡皮图章的角色,并未发挥预算监督的功能。

二零零五年,在一些因缘下,新河镇开始试验预算改革,具体做法是由政府提出经过细化的预算方案交由人代会初审,人大代表可就预算问题向官员提出质询并修改意见,再由政府与人大预算审查小组共同修改预算;新的预算方案形成后,提交人代会再审并表决。

连续两年实地观察新河镇预算试验的北京非政府组织“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接受中央社访问说:“这种向人民全部公开预算的做法,中国其他地方都没有过。”

据表示,当地政府现在要买辆公务车,都必须拿出财政预算表以了解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这种情况在以前是无法想像的。

改革并非一蹴可几。新河镇推行政府预算改革,历经前后七年的时间。

一九九九年六月,温岭市在辖区松门镇开始尝试利用官员与民众直接对话的方式解决老百姓的难题。政府提前几天公布议题,对话当天,主管部门官员全部到场,民众自由提问,官员予以答复。

发展到后来,当官民对话结束后,政府必须依多数人的意见当场做出决议。据表示,这种做法很快在当地被全面推广,后来还获得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民主恳谈”。

二零零五年七月,新河镇决定将“民主恳谈”从体制外引入政府体制内,切入点就是财政预算。

依照中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规定,基层人大拥有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与监督权。新河镇人大透过“民主恳谈”方式审查并表决政府财政预算,既是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也属于人大“监督权”范围。

新河镇的试验上路后,除了中国本地媒体,英国、美国与日本多家专业财经杂志与报纸也相继报导过。

有评论说,虽然中国第一次出现这种公共预算改革,并且是在层级最低的乡镇进行,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推动了中国基层民主向纵深发展。

有关人士告诉中央社:“这种做法就是把人民大会从政府架构中分出来,就是三权分立的做法。”

据表示,新河镇的预算改革试验具高度敏感性,中国中央政府虽然默许,却从未提及。但是由于获得肯定,浙江省其他几个乡镇也可望在明年跟进。

据表示,为了监督与审查预算,新河镇人大曾接受有关人大制度财政预算的专业培训。去年审议二零零六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时,共提出五十一件代表议案,其中有八件是关于修正预算的议案。

透过人大代表的意见,新河镇二零零六年度财政预算报告共修改了十七项内容,所涉及的缩减行政管理费与增加教育支出等项目,金额达两百三十七万元。这种人大把政府预算改掉的例子,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不过,新河镇的预算试验还是遭遇无法制度化的困扰,并出现预算遭随意更改的事情。

此外,由于人大代表大都仍为政府属意并安排的人选,许多代表也不愿意太让政府为难,懂得“适可而止”,因此在一些意见上往往无法坚持。

但是迟做总比没做好。李凡认为,这项改革的最大意义是新河镇人大对政府预算发挥刚性的约束作用,至少政府不敢公然违反通过的预算,而且透过公开化和公众参与的制度化,改变了公共预算由个别领导人说了就算的情况。

相关新闻
涉受贿 前中国食药监管局长遭双规
分析:中国媒体管制严于上届政府
中国拟设防腐局 学者存疑
中共出台移植条例 自曝活摘青少年器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