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言:“温家宝新政”挡不住红朝的坠落

心言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3月3日讯】最近,温家宝独树一帜的发表了他的个人政见,虽然仍然高举着“社会主义”的幌子,但和中共原有的标准式教条相比,的确与众不同。从温家宝的个人性格来说,他显然不是要树立个人的威望,此举无疑是要在“两会”之前,用政府的新形象吸引民众的眼球,让中国人民对走过场的“两会”重新燃起希望。

其实,温家宝的“新政”显然是胡锦涛的授意,只是“两会”之时,由政府来发声显然比背后的中共中央更合适些,这样高调的“新政”无非是要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中共政权,然而历史的洪流已不可阻挡,中共自身的本质早已决定了其分崩离析的宿命。

温家宝无疑是中共多年来钦定总理中最有学识也最低调的一位,近年来在中共内部权斗空前激烈的情况下,这大概也是他能够成为政府总理的主要原因,但他一些“超前”与“出格”的做法,仍然使他难以适应中共异常险恶的官场。他一系列“学者型”的经济调整战略,因触动了各诸侯的官场利益而受到公开的指责和抵制。

早在中共的16大前,当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曾向政治局主动请辞,就是因为他主抓的工作屡屡冲击了原有的官场利益,多次遭到了内部的拆台,于是他心灰意冷,更担心遭人暗算,不得不选择退出官场,显示了他的学者作风对中共官场的极不适应。

想想温家宝的前任朱熔基,同样是颇有才干的,表面上是因为他的锋芒毕露而最终不得志,但实质的原因恰恰在于他的行为处事方式与中共官场格格不入。想当年,同样在“两会”的记者会上,朱熔基豪情万丈,要下“刀山火海”,准备“死而后已”,不少中国人为之动情,并寄予厚望,海外媒体更是对之亲睐有加,称之为中国的“叶利钦”。

可是,朱熔基卸任之时,却以一句“问心无愧”表达了内心的万般无奈。他访美之时的巨大光环迅速的消失了,“三年解困国企”的诺言再也不提了,张扬的个性忽然成了沉默寡言,“刀山火海”没有闯过去,最终也没能“死而后已”。中共的官场容不得这样的国之栋梁。

今日的温家宝正在重复着朱熔基的故事,而且正值中共迅速坠落的时刻,也是权斗最为激烈的时刻,温家宝更无机会去实现他个人的抱负。今天,在中共的权斗历史上,出现了从来都没有的胶着状态,中共能真正控制军队和大部分实权的元老级人物基本不存在了,一些稚嫩的后生小辈各据一方,谁都没有绝对的实力真正登基服众,这样的混乱形势下,温家宝似乎比朱熔基更加身不逢时。

中共的官场结构是拉帮结伙的帮派式组织,而不是人民选举出来的,所以中共的官场永远是把权力和自身利益作为核心目标的,温家宝和朱熔基这样为民请命、不计个人利益、鞠躬尽瘁的官员当然是官场的另类,他们最后不得不及时身退,以免身败名烈,也许就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今天,温家宝这样反常的高调,必是胡温已经无计可施,他们摆平不了对手,又不想让中共政权这样随风而去,他们把个人的抱负寄托于病入膏肓的中共,不能不说是他们无奈人生中的一大悲剧。他们的内心很清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为他们现在身居中共的高位,不得不做最后一搏。

然而,中共红潮已经注定要坠落,他们挽救中共的“新政”举措根本无济于事,只能导致中共内部的新一轮争斗,从而加速中共在争斗中更加迅速的土崩瓦解,他们的抱负注定无法通过为中共续命而实现。

胡温只有唯一的机会,那就是像前苏共那样和平的自我解体,他们才能在中国人民面前树立起真正的威望,才有机会实现他们为国为民的报负。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普京本都是从共产党内部走出来的,他们成为了国家的功臣,而这一切都是在共产党解体之后。

如果说近百年前,“十月革命”的炮声带来了肆虐中国的红祸,那苏共已经解体16年后的今天,胡温真正应该考虑的“新政”,应该是立即结束这个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红朝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军转干部致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的一封信
温家宝发表署名文章 暗示100年内中共无民主计划
温家宝为什么要发表个人政见的说明书?
温家宝谈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民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