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古代汤剂的包煎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现代包煎主要用于一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一般是采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常见的需要包煎药物有灶心土、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和多种散剂。有学者进行分析,包煎的目的有:为防药物飘浮而充分煎煮需包煎;为防异物混入汤液需包煎;为防汤液稠化、糊化而包煎;为防药液混浊而包煎。

古代用于包煎药物的器物一般是绢制成的(清以后有夏布),名绢囊、练囊、绢包、绢袋,或直称药囊。最早的绢袋多数是用于浸药、泡酒、外用等。《本草经集注》就指出:“凡渍药酒,皆须细切,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其浓烈,便可沥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曝燥,微捣,更渍饮之;亦可作散服。”(《本草经集注》•序录上)古代最早记载包煎的书籍尚未考证,《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范汪》疗石淋方又方,“取车前子二升,用绢囊盛之,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顿服之,移日又服,石当下也,宿勿食服之神良。”并注明《肘后》《千金》同。(《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七•石淋方一 十六首)可见这种包煎车前子的煎法至少在晋代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方法还出现在同书卷第三十八,疗石淋状如碎沙石下者方。“车前子(二斤,以绢囊盛)上一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经宿空腹服之,即石下。”(《外台秘要》•卷第三十八•石发大小便涩不通兼小便淋方一十六首)《证类本草》引《外台秘要》又方:“治石淋。车前子二升。以绢囊盛,水八升,煮取三升。不食尽服之,须臾石下。”(《证类本草》•卷第六•车前子)但所引其他车前子方都没有包煎,可见当时包煎并不严格。这是宋以前罕见的包煎汤剂。

明初的《普济方》中收载了一则来自《圣惠方》的半夏散,其中有旋覆花半两,并注明“以绢包煎”,检 阅现今流传版本的《太平圣惠方》,在卷第六十九治妇人风痰诸方中查到该方“治妇人风痰气逆、胸膈壅闷、难下饮食半夏散方”,方剂药物组成及煎服法如下:“半夏(一两,汤洗七遍,去滑),前胡(一两,去芦头),防风(半两,去芦头),旋覆花(半两),大腹皮(一两,锉),桂心(半两),人参(三分,去芦 头),白术(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半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其中并未提到旋覆花需要包煎。现已无从查明是《太平圣惠方》在传抄过程中失载,还是后代医家的补充了。不过宋代确实很少有药物被记载应该包煎的。在宋代方书中包煎药物有磁石、乳香等,在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中有一首白蒺藜茅根粥方,是治疗老人热淋、石淋的食疗方,其方剂药物组成及煎服法为:“白蒺藜(一两,包煎),鲜茅根(二两),粳米(一两,净淘)。上三味,先煎白蒺藜鲜茅根,以水两碗熬取一碗半汁,过滤去滓,下粳米煮粥一碗,空心顿服之。日服二次,至病愈为度。”其中的白蒺藜采用了包煎。

至《本草纲目》时有石膏、石硫磺、艾等需要包煎。清代以后包煎多了起来,并且在方书中也解释了理由,如《得配本草》中就指出旋覆花要“去皮蒂蕊壳,蒸用。入药须绢包煎,恐妨肺而反嗽。”《验方新编》指出马勃需要包煎的理由:马勃“系喉科最要之药,马勃必用绸绢包煎,用线扎好,以免煎出如同糊粥令人难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关于车前子、旋覆花等常用包煎药物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在中医药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有人做实验证明,经包煎后煎出的药有效成分降低,但目前此说尚无定论。

文章来源:华夏中医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