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流金岁月”行将落幕

标签:

【大纪元8月28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中国发展经济起步晚,初时以劳动力成本低廉、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一本万利发展模式,已经到了百病丛生的地步。至少对于数以万计在大陆设厂的港商而言,“流金岁月”很快就会结束了。

中国早期发展经济为了图方便省钱,企业都临河、江而建,污水就近排放到河流中,据中共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8月27日公布的监测结果,2005年全中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7%的断面为劣V类水质,全国约二分之一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

中共外贸新措施

从8月23日开始,公司但凡进口1800多种货品,包括塑料、金属和纺织品等货物,必须要先预付至少50%的进口税押金。未来此类货品将增至约5000种。

据亚洲时报报导,中共开始实施的新措施,加紧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制造商必须要先预付至少50%的进口税押金,以及必须采用价格高昂的环保技术。新措施除了缓和中国巨大外贸顺差所导致的国际贸易摩擦外,也希望阻止环境进一步恶化,所引发的民生经济危机。

根据新规定,厂商要引入价格高昂的环保技术,这将使出口产品成本增加至少10亿美元。此外,产业分析人士还预计,预付进口税押金的规定,会令厂商的流动资金减少20至30亿美元,而这部分资金本来可用于生产玩具、电子、服装等廉价产品。

藉环保 清除毒品劣闻

近期,中国黑心货频传,美国、日本、美洲及欧洲等很多国家纷纷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中,检测出有毒食品、牙膏、宠物、玩具和劣质轮胎。中国出口的食品、产品,屡屡被发现含有毒物质、或含毒超标,惊得全世界闻“中国制造”敬而远之。

昔日上宾 今日过街老鼠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港商在珠三角投资设厂达数万家,其中约七成是劳动密集型或产品属于“低附加值”的产业,在珠三角生产成本不断升高、环保意识日益高涨下,去年已有约五万家企业被迫关停、转型或逼迁。

近期,香港的蓝天行动每每遥指对岸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港人也屡屡被提醒,这些黑烟正是从你们香港人办的工厂企业飘出来的。

大陆整个制造业所吸纳的投资,近半来自香港企业,原先被迫迁往广东郊区的高排污、低增值的港商产业,在新措施下,又带来一波新的冲击。港企的出口成本将上升三成多,令在大陆投资的港企猝不及防。无奈之下,他们正纷纷要求特区政府伸出援手。

大陆有9万多家主要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当中港企占了半数以上,受雇工人近千万,部分人或将因新措施而失业。

香港工业总会指出,共有4.5万家港资工厂将受这次政策调整的影响。代表工业界利益的香港立法会议员梁君彦预计,若北京实施新政策,约10-15%的港资工厂会被迫关门大吉。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港商在大陆成立维权组织 解决骚扰恐吓事件
台风帕布吹袭 香港商业活动暂停运作
从个人争取到集体维权
涉制有毒玩具出口 港商佛山自杀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